《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2245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第四篇+第13章诊法.+1+望诊(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篇 诊法辨证,诊法-又称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 辨证-是在诊法获得病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识证候。,目的要求,1、望诊 (1)了解望诊内容及神、色、形态、分 泌排泄物、指纹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舌质、舌苔变化的内容及临床 意义。 (3)掌握正常舌的特征。 2、闻诊 了解闻诊的内容及意义。,3、问诊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一般问诊要点。 4、切诊 (1)熟悉诊脉的方法。 (2)掌握正常脉象特征。 (3)熟悉常见病脉(浮、紧、迟、数、细、弦、滑)的特征及意义。,第十三章 诊 法,第一节 望 诊 1、概念:凭借医生的视觉,对人体神、色、形、态、五官

2、、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望神(2)望色 (3)望形态 (4)望头颈五官(5)望皮肤 (6)望二阴 (7)望舌 (8)望小儿食指络脉(9)望排出物,一、望 神,(一)概说 1、有关概念 (1)神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 神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 (2)望神从整体生命活力的综合表现,来诊察病情的方法。,2、望神的原理,神是生命之主宰,为人身三宝之一,与精气关系密切。神可以通过色泽形态的综合表现流露于外。,3、望神的意义,通过望神,可以从总体了解脏腑精气之盛衰,生机之存亡。 以此决病情之轻重安危,预后

3、之善恶。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二)望神的主要内容,1、神情:神志和面部表情 2、目光: 3、气色:皮肤和体表的色泽 4、体态:姿态自如否,体形丰满否 5、其他:声息、舌象、脉象、,(三)神态的分类与判断,按神的盛衰、病的轻重,可以将神大体分为:得神、失神、假神、少神、神乱五大类。 下面根据望神的方法,列出各类的表现特点和主病意义,1、得 神,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意义: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是健康的表现,即使为病也是正气未伤,精气未衰,属病轻。,2、少 神,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

4、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 意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3、失 神,表现:精神萎糜,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 意义: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多见于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4、假 神,表现:久病本已失神,突转神识清楚,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欲进饮食,想见亲人,两颧泛红如妆。 意义:提示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5、神 乱,焦虑恐惧多属虚证,可见于脏躁等病,多由心胆心虚,心神失养所致 狂躁不安多属阳证,主见于狂病等,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淡漠痴

5、呆多属阴证,主见于癫病、痴呆等,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所致 卒然昏倒多属痫病,多由肝风挟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二、望 面 色,(一) 概念:(又称:色诊) 是通过观察病人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二)色诊的原理,1、五脏外应五色 2、气血为生色之本 3、面为气血汇聚之处 4、面有脏腑的分属部位 色泽为脏腑气血之外荣,面部为色泽变化之最显部位。,(三)常色与病色,1、常色 概念:即正常的、无病的颜色。 特点:明润、含蓄 望诊遵经:“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 医门法律:“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的面色,属个体体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6、 “五脏之色,随五行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颜色。 “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移,故为客色也。”(同上),2、病色,概念:即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颜色 特点:晦暗或暴露 根据疾病的轻重与病性之不同,病色又可分为善色与恶色两大类,(1)善色即面色虽暴露但仍光明润泽。属轻病、新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称为“气至”。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素问五脏生成篇,(2)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没有光泽。属重病、久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称为“气不至”。 “青如草兹,赤如(pei)血,黄如枳实,

7、白如枯骨,黑如 台。”素问五脏生成篇,(四)五色主病,1、白色 主寒证苍白而滞 主虚证淡白而薄 *血虚淡白无华 *阳、气虚晃白虚浮 主脱证(脱血、夺气、亡阳)惨白无血,2、黄色,主脾虚淡黄、萎黄(兼枯) 主停湿黄滞、面黄虚浮 主黄疸面目一身俱黄(尿亦多数黄) *阳黄湿与热合(熏蒸发黄鲜明 如橘皮色 *阴黄湿与寒合(郁结发黄)晦 暗如烟熏色 注:多属脾病,脾主湿。,3、赤色,主火热满面通红实热 主阴虚两颧潮红虚热 主戴阳艳红如妆浮游不定 假热,4、青色,主风证(肝风)青筋显露于局部, 如小儿惊风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主瘀证(包括气滞血瘀) *心肺瘀阻多青紫 *肝脾瘀结多青黄 主寒痛 卒病多淡青(在

8、脉) 久病多青黄带黑(入骨) 注:多属肝病,肝藏血,通于风,5、黑色,主肾亏 阳虚火衰温运不及黑如淡墨 阴枯水竭物干则焦黑而焦干 主水饮局部发暗(目眶发黑) 主沉寒、久瘀黑夹青黄 *青黑为沉寒(见青色) *黧黑(黑中带黄)为久瘀。 注:多属肾病,肾为水主骨。,三、望形态 形-形体; 态-姿态,(一)望形体 1、概念:是通过观察病人躯体轮廓的定形特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原理:内脏精气之衰盛可外显于形体。 3、意义:观察五体形质的状况,可以推测内脏器质之厚薄。,4.内容举例,1、强弱 体质强壮五体皆充者。即:骨骼粗大,筋脉柔韧,肌肉充实,皮肤致密,躯廓宽厚。说明五脏坚实,气血丰厚,有病易愈,预

9、后较好 体质薄弱五体皆薄者。即:骨骼细小,筋脉松驰,肌肉疲削,皮肤脆薄,躯廓狭窄。说明五脏脆弱,气血不充,易病难愈,预后较差,2、胖瘦 形体肥胖肌肤盛于筋骨者,为痰湿内盛之体 肥而能食者邪实生痰:必兼肌肤坚实 胖而少食者本虚生痰:必兼肌肤松浮 形体削瘦肌肤不能裹骨者,为阴血不足之体 瘦而少食纯属正虚,多兼肌肤疏松 瘦而能食必夹火实,多兼肌肤结实,(二)望姿态,1、概念:通过观察病人躯体的动作与姿势特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原理:躯体运动为五脏神气之所使 3、方法: 动静姿态 衰惫姿态 异常动作,4.内容举例,(1)动静姿态 动式: 身轻,转侧自如病势轻浅 身重,不能自转侧病势深重 卧式: 躁动

10、不安、仰卧伸展、欲揭衣被实热 喜静懒动、踡卧缩裹、欲加衣被虚寒 卧喜向外,欲得见人病在阳分 卧喜向内,门户独处病在阴分,坐式 坐时喜仰肺实气逆(气实上逆) 坐时喜俯脾虚气陷(气虚不举) 强迫式: 但坐不能卧(卧则喘咳短气) 胸、腹水饮(肺胀喘哮) 但卧不能坐(坐则头目眩晕) 气、血大虚(脱血夺气),保护式:“护处必痛”: 护头(蹙眉捧头,俯不欲仰) 护心(叉手扪心,不敢行动) 护腹(合手捂肚,曲身前倾) 护腰(以手撑胯,弯腰侧背)等,(2)被动姿态(衰惫姿态) 素问脉要精微论 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脑) 背曲肩重腑将坏矣(心、肺) 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 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肝) 不

11、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肾),( 3 )异常动作 发痉 (抽搐)肝风内动 实风(阳热化风)手足抽搐(大而有力)甚则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虚风(阴血不制)手足蠕动(大而有力)甚则肢体颤动,心中憺憺大动,痹症 关节拘挛肿痛,而屈伸 活动不利 痿症 肢体痿软,无力运动 卒中 卒然仆倒,肢体不遂, 口眼歪邪,四、望头颈五官,(一)望头面,1、头部 大头壳:上大下尖(脑积水)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 扣子头: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2、囟门,囟填:囟门突起实证,多为温病火邪上攻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 囟陷:囟门凹陷虚证,多为吐泻伤津或先天精气亏虚、脑髓失充 解颅(迟闭)肾

12、气不足(不能主骨与生长,常兼“五迟”、“五软”),3、动态,头摇 (不自主)内风动摇 有力为肝风内动,上攻督脉 无力为气血空虚,虚风内生。,4、头发,正常:乌黑、浓密、亮泽精血充足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 片状脱发(斑秃)血虚受风 青壮年头发易落,有眩晕、健忘、腰酸者为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血虚症状者为劳神伤血 脱发伴头皮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5.望面部(自学),(1)面肿主有水湿 阳水:眼睑、颜面先肿,皮薄光亮,发病较速者外感风邪,肺失宣肃 阴水:下肢先肿,面色晃白,发病缓慢者脾肾虚损,水湿泛滥,以耳垂为中心红肿疼痛,压痛(痄腮)外感温热毒邪,(2)腮肿,(3)口眼歪斜,但见一侧口眼歪斜,

13、额纹消失,眼不能闭(真中风)风邪中络 口眼歪斜伴有半身不遂,客纹不消失者(类中风)肝风挟痰,闭阻经络,(二)望颈项,瘿瘤:颈前喉结旁突起包块,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甲状腺肿)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豆状肿块,累累如串珠,推之仍可移动(淋巴结肿)痰气或痰火互结,(三)望五官,1.望目 原理:目为肝窍、心之使、上系于脑,又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主病关系诸脏而以肝心为主。 意义:目为“见微知著”的典型部位。目光(眼神)为望神的主要指标 “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 (重订通俗伤寒论),附:五轮学说,瞳人(骨之精)属肾,为“水轮” 黑眼(筋之

14、精)属肝,为“风轮” 眦络(血之精)属心,为“血轮” 白睛(气之精)属肺,为“气轮” 眼睑(肉之精)属脾,为“肉轮” 眼科专病有特殊意义,( 1 )色泽 异常,目赤主火热实证 目黄(白睛发黄)黄疸主症 目眦淡白(睑内也淡)血虚 睑胞暗黑肾亏、痰饮、长期失眠。,(2)形状异常,眼胞浮肿水肿(先见之证) 眼窝凹陷亡津、脱液重症 眼球突出 眼胞亦肿气逆肺胀(久咳所致) “怒目而视状”肝郁化火与痰相 结合(肝经上络于目) 针眼、眼丹风热或脾胃蕴热上攻,(3)动态异常 略 2. 望耳(自学),3. 望鼻(自学),4. 望口与唇(自学),色泽参望色,口唇属脾 “口形六态”:“张、噤、撮、僻、振、动”,5.

15、 望齿与龈(自学),(1)齿:(骨之余) 正常:洁白、润泽、坚固 牙齿干燥热伤津液。其中光燥如石为热伤胃津,燥如枯骨为热耗肾液 (2)龈:(肉所生) 正常:淡红、润泽、紧密 龈肿齿衄火伤血络。其中红肿胀痛为胃经实热,淡而不痛为肾经虚火。,6. 望咽喉,咽喉病征关乎多经多脏病变,又以肺、胃与肾为多。 正常状态:色泽淡红润滑;形态无肿,无分泌物;功能、呼吸、发声、吞咽畅通无阻。 ”,病态表现红肿烂脓,(1)红肿火、热上炎 肿胀赤痛肺胃实热 微肿微痛,嫩红阴亏虚火(肾) (2)漫肿痰湿与热相搏 色赤:火热偏甚(上壅) 色灰:痰湿偏重(停聚) (3)溃烂湿火蕴毒 色深红为实 色淡白夹虚,五、望皮肤,(一)色泽形态 1、色泽异常 丹毒:皮肤发赤,色如涂丹,边界清 楚,热如火灼风火、湿热蕴结 皮肤发黄黄疸 皮肤发黑黑疸,2、形态异常 皮肤干枯粗糙如鱼鳞(肌肤甲错)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周身肿胀,按之凹陷水肿 周身肿胀,按之无凹痕气肿 (二)皮肤病症 1、斑疹 斑:点大成片,平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有阳斑与阴斑之别 疹:点小如粟,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