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0132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5.15古代诗歌鉴赏(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 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态度。,(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二)、形象的特点: 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等如:“月落呜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相衬,动静结合。 听觉感受有:闹 静 美妙动听 不堪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味觉感受有:酸 甜 苦 辣 咸等。如“

2、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等等。 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 柔媚和谐、安静秀雅的美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绝句; 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 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三)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

3、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

4、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象和意境例析,例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意象,就是诗中包含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

5、”、“寒枝”等就是意象。意境 ,则是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缺月”等意象和“独”、“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 这种氛围和孤高自赏的形象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了的艺术境界。,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

6、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苏溪亭 戴叔伦(唐)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野草青青(萋萋),暮春日晚,燕子不归,一汀烟雨,料峭春寒中的杏花,构成了一幅画面,创设了一种凄美迷蒙的意境,情景浑融无迹,表达了诗人离愁别绪或沉重而忧郁的心情。,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诗人一连用六个意象(秋风、苍天、猿、洲渚、白沙、飞鸟)并置,创设出一个宏阔、萧杀的秋景图。,野望 王绩 (初唐)

7、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本诗画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晚图,画面以诗人登高远望为中心,看到是落日的余辉中树叶凋零、山山错落、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返家的一派萧瑟景象,这一景象和诗句“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落寞欲隐的心情。,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

8、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人为什么要想到周瑜呢?,周瑜是一个少年有成的英雄形象,他英俊儒雅、功成名就、

9、幸福美满,而诗人却是一个老而无功的形象,他早生华发、功业未就、屡遭不幸;诗人是拿周瑜和自已对比,表达自己壮志不能酬、人生难再的感伤、感慨。,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疾”“轻”两个字最能表现“狩猎将军”的形象。为什么?,本诗塑造了一位意气风发、英武勇猛、骑术高超、箭术精湛的将军形象。“疾”“轻”二字最能体现其快速发现猎物并追击的典型动作,所以这两字最能再现“狩猎将军”的形象。,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同“铲”)金钗溜,和羞

10、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本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词中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词中女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写出少女活泼快乐的性格特点;二句写少女娇媚神态;三句写其含羞情状;四句“起”与“回首”的矛盾与“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少女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心理。,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指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送行女子是怎样的形象?临别赠言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短短的嘱咐几番被哽咽之声打断。先说“保重将息”过于缠绵,见对方难舍难分后马上勉励对方

11、“前程万里”即鼓励对方又借此淡释别恨。送行女子是一个多情而善解人意的形象。,答案要点: 1.一句话概括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 2.概括说明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3.具体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精讲精练,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两首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哪一特征进行歌咏?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特征是:梅花傲然独立的风姿 王诗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

12、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诗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独守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高洁自守的襟怀。,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和白居易虽然不同一朝代,但这两首诗中所表现的诗人形象

13、却有相通的地方。你认为呢?,这两首诗都塑造了用轻松的形式表达心中郁愤的诗人形象。他们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虚掷光阴。白诗中“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句与陆诗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是在自我解嘲中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情怀。,当然,诗人形象也有不相同的地方,白诗还表现出诗人对眼前政治上受冷遇的地位的不满,陆诗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心情。,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

14、风:在风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勾勒出诗人怎样的形象?请具体分析。,第一种: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第二种: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

15、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江村即事 司空曙,罢钓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通过“不系船” 这一细节和对渔翁心理活动的描写及江村宁静幽美景色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悠闲的隐者形象。,阅读苏轼的海棠一诗,完成下面各题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分析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限40字) (2)分析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限40字) (3)描绘了怎样的意境,(1)本诗深切地表达了诗

16、人爱花惜花之情,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良辰之易逝的感叹,盛时之不再的哀伤。 (2)烘托。诗歌的开头就以一个空蒙迷幻的境界,从侧面渲染,表现出海棠花的高洁与美丽。想象(或拟人)在诗人的眼中,面前的这株海棠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便燃烛照花。 (3)本诗营造了一个空蒙迷幻的意境:月光朦胧,一株海棠花光洁的叶面和花瓣映射着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风一吹,花枝摇动,光波闪烁,花香四溢,更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鹧 鸪 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1)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以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 (2)试对这首词的主要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3)末两句的含意是什么?,(1)是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2)以乐景写哀,这“温柔”的“柳塘新绿”之景起反衬作用,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