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96974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9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第一部分,2011高考导航,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4.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5.世界主要自然带及其分布规律,2011高考导航,命题探究,1.结合考古研究,推论地理环境的变迁及原因 2.联系2009年2月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对环境的影响,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关注国家提出的针对不同区域的国土整治策略,对比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4.结合人类的重大地理探险事件,考查世界主要自然带及其分布规律,基础知识回顾,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

2、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环境演变的历程 (2)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 末期和 末期。,化学演化,有机进化,生物演化,古生代,中生代,基础知识回顾,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 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 增强,导致全球 ,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 ,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 和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 与 的关系。,适应和改造,温室效应,变暖,自然,规律,诱发,加剧,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生态保护,基础知识回顾,二、自然地理环境

3、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 、大气圈、 、土壤圈、 、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 2整体性的表现 (1)要素间是 和 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甚至 的改变。 (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 ,还会对 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他要素,整,体,当地,其他地区,基础知识回顾,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基础知识回顾,物质基础,物理,化学,水热状况,强度,形成,发育,有机物质,土壤肥力,自然综,合体,性质,基础知识回顾,土壤的本质特性是肥力,而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机质的含量。成土过程是土壤肥力

4、的形成过程,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高频考点讲练,1生物的进化促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形成 (1)从生命起源的角度看:由于地球早期环境中有机物数量有限,不利于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所以,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高频考点讲练,(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生物演化过程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地理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奠定了生物进一步进化的环境基础。 (3)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对环境的改善上看: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改造,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高频考点讲练,2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高频考点讲练,

5、(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卷)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1)(3)题。,例1,高频考点讲练,(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 B C D,高频考点讲练,(2)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3)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草原开垦 过度放牧 大量捕杀 种群退化 A B C D,高频考点讲练,【解析】 本题以我国野骆

6、驼的分布变迁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所示的三个分布区的变化中分析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的变迁特征。图中显示野骆驼遗骸分布区曾包括了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文献记载区则缩小到了温带草原区及荒漠区,而现在其分布区主要是在气候更加干旱的新疆、内蒙古、甘肃的交界地区,其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且远离了人口密集活动区,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其分布的影响。 【答案】 (1)A (2)A (3)A,高频考点讲练,1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7、该大洲( ) A埋藏有深厚的岩盐 B有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 C有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 D有储量丰富的煤田,高频考点讲练,解析:选D。南极洲有储量丰富的煤田,说明历史上植物繁盛。,高频考点讲练,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即其本质,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在三方面:,高频考点讲练,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右图南方低山丘陵区。,高频考点讲练,2自然

8、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高频考点讲练,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高频考点讲练,特别提醒,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分析环境整体及要素的变化,关键是找到能牵动全身的“一发”,由此理顺相关要素的变化,最后归纳到整体环境。,高频考点讲练,例2,(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

9、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高频考点讲练,(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高频考点讲练,【解析】 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图中反映出罗布泊湖岸线的变化为:AB湖岸线由老新,从而推出AB的地势特点。第(2)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三角洲的变化,就要以注入罗布泊的河水水量变化来分析。因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河水流量变少,湖泊水位下降,

10、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高频考点讲练,前移,后期,河水流量锐减,搬运能力大减,三角洲萎缩。第(3)题,针对西北干旱地区的环境退化问题,首先应用整体性原理进行综合开发;其次,注意人口、工农业与资源的关系。,高频考点讲练,【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高频考点讲练,

11、(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高频考点讲练,2.(2010年江苏盐城调研)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 (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高频考点讲练,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C (2)A,规律方法技巧,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规律方法技巧,规律方法技巧,二、地理环境各要素整体性的体现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规律方法技巧,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规律方法技巧,特别提醒,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