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9566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基础知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基础知识讲义(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 防 基 础 知 识 第一部分 理论常识,第一节 燃烧本质和条件,一、燃烧本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产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也可用链锁反应理论解释燃烧的本质现象。该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应(也称为链式反应),即在瞬间进行的循环链锁反应。链锁反应一般经历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三个步骤。,二、燃烧条件,(一)燃烧的必要条件(三要素) 1.要有可燃物质。 2.要有助燃物质。 3.要有着火源。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或氧化剂。 3.具有一定的着火热量。 4.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一)防

2、火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和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1.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的基础。 2.隔绝空气,控制助燃物。 3.控制和消除着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能。 4.阻止火势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火灾蔓延扩大。,(二)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以迅速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抑制法,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产物,一、燃烧过程 (一)气体物质的燃烧 气体燃烧具有两种形式: 1、扩散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则发生扩散燃烧,也称稳定燃烧。 2、动力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

3、的混合是在燃烧之前形成的,遇到火源则发生动力燃烧,也称预混燃烧或爆炸式燃烧。,3、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火灾,它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根据火灾中燃烧物的特征,火灾划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清、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氨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等火灾。,2000年12月25日晚21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 厦丹尼斯量贩发生特大火灾,火灾造成309人死亡,全部为

4、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有数十人被送往医院抢救,有106人成功逃离为幸存者。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 “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13人受伤。,2003年2月2日17时58分左右,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3人死亡,10人受伤。 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市博物馆)特大火灾:烧毁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一具;32000多件文物、石器、陶器、服饰、书画以及40多年来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档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珍贵邮票11000余枚,1909年至今的科技文献中外刊物9.7

5、万册。,(二)液体物质的燃烧,易燃和可燃液体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这种燃烧称为蒸发燃烧。,(三)固体物质的燃烧,1.单质固体物质的燃烧 2.低熔点固体物质的燃烧 3.复杂固体物质的燃烧,二、燃烧产物,概念:由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产物物质在完全燃烧时得到的产物,即在燃烧时生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主要有CO2、SO2、H2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得到的产物,即燃烧时生成还可继续燃烧的物质 。如一氧化碳(CO)、甲醇(CH3OH)、丙酮(CH3COCH3)、醋酸(CH3COOH)、乙醛

6、(CH3CHO)等,燃烧产物与灭火工作的关系,有利方面: 第一、燃烧产物在一定条件下有阻止燃烧 的作用。 第二,根据烟雾的颜色和气味,可以辨别 某些燃烧物质。 第三、根据烟雾的温度、浓度和流动方 向,可寻找火源,并大体上判断出燃烧速度和 火势发展的方向。,不利方面:,第一、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有引起窒息、中 毒的危险。,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第二、烟雾在火场上弥漫,可使消防人员不易辨别 火势发展方向,也不易寻找起火点,给灭火 带来较大困难。,第三、燃烧产物有的能造成新的火源和 促使火势发展的危险。,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实际上就是火焰温度。 火场上的燃烧温度总是低于理论温度,这是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燃烧

7、进行得不完全,而且对周围环境的热损失较大。在同样条件下,可燃物质燃烧时,燃烧速度快的比燃烧速度慢的火焰温度高;在同样大小的火焰下,燃烧温度越高,它向周围辐射出的热量就越多,因而燃烧的速度就越快,结论:,在火场上可燃物质燃烧时发热量越大,火焰温度越高,辐射热就越强,气体对流的速度也就越快。这不仅会促使已经着火的物质迅速燃尽,而且还会引起周围的可燃建筑物和物质受热着火,使火势向四周迅速蔓延,使建(构)筑物或生产设备受到更大的毁坏,三、燃烧的热传播形式,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一)热传导 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质从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

8、位的现象称为热传导。 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物质的导热性,以固体物质为最强。一般说来,金属固体物质导热性最强。 热传导是促使火灾发展蔓延的因素之一。,热的传导与物质的导热性及热源的温度有关,导热系数越大的物质或热源处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把热传导出去,防止和消除热传导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1)在火场侦察火情和灭火战斗中,应注意查看建筑构件和火源周围有无导热良好的物体存在。不能认为火源周围是不燃结构就没有问题了,以防金属构件、管道的热传导引起新的火点。 (2)在火灾扑救中,应不断地冷却被加热的金属构件,以防构件塌陷伤人。 (3)清除与被加热金属物体靠近的可燃物质,或用隔热材料将可燃材料与被加热金属物

9、体隔开。,(二)热辐射,热,从热源通过辐射的方式在不相接触的物体间传播热量的过程,称为热辐射。或者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重庆开县高桥镇16号井2003年12月23日22时许发生井喷24日15时,将距离井架120米的一根放喷管点燃(放喷管口径75厘米,井口压力18兆帕,日放气量400立方米以上),使毒气危害有所降低。放喷气体猛烈燃烧,火焰高达数十米,200米开外热浪灼人。,热辐射与热源的温度、与热源的距离和角度等因素有关。,(三)热对流,通过流动介质,热微粒由空间的一处向另一处传播热能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按引起对流的原因,分为自然对流和

10、强制对流两种。,第三节 燃烧类型,燃烧按其形成条件的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一、闪燃,(一)闪燃与闪点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能蒸发蒸气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火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二)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1、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 闪点愈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愈大。 2、划分可燃性液体及其火灾危险性类别,按闪点划分液体及其火灾危险性类别,二、着火,着火与燃点的概念: 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

11、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又称燃点或火焰点)。,燃点,对于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具有实际意义。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点高低,可以衡量其火灾危险程度。,三、自燃,(一)自燃与自燃点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发生的自行着火现象。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二)自燃的分类,根据热的来源不同,物质的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即本身自燃)两大类。,1.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明火接触而靠外部热源作用下,达到一定温度时而发生自

12、行着火现象,称为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即本身自燃) 由于物质内部发生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所产生的热,并积蓄起来而引起的自行着火现象,称为自热(或蓄热)自燃,也称为本身自燃。 造成自热自燃的热能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吸附热、发酵热等。,四、爆炸,(一)爆炸及其分类 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从广义上讲,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地压力突跃变化。,爆炸按其爆炸过程的性质,通常可分为 核爆炸、物理爆炸

13、和化学爆炸。常见的是物 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大类。 1核爆炸 由于原子核裂变(如U235的裂变)或聚 变(如氘、氚、锂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 能所形成的爆炸。,2物理爆炸 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体积迅速 膨胀,使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力 和(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并且 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这种 现象称为物理爆炸。,3.化学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 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 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按照爆炸变化传播速度,又 可分为爆燃、爆炸、爆轰(又称爆震)三种,(1)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每秒数十米至百米) 特征:压力不激增,没有

14、爆炸声,无多大破坏力。,(2)爆炸,以音速传播(每秒数百米至千米)的爆炸 爆炸的特点是,仅在爆炸地点能引起压力激增,有震耳的声响,有破坏作用,(3)爆轰(又称爆震),指以强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 特点: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之后突然发生的(时间在10-510-6s之间),同时产生高速(20003000ms)、高温(13003000)、高压(1000040000MPa)、高能(29306279KJKg)、高冲击力(破坏力)的冲击波。,第二部分 日常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 火灾报警 一、如何正确报火警“119”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注意沉着冷静,避免慌 乱;二要讲清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 火

15、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电话号 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应派人 到通往火场和交通路口,厂门口和街道巷口 接应消防车;三是要早报警、为消防队灭火 争取时间,减少损失。,二、为什么不能谎报火警,因为消防队接到假火警出动后,减少了备战力量,出现真火情时,就缺乏充足的灭火力量补救,造成火势扩大,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灾难。另外,消防车鸣警报出现在假火场,会引起人们心理恐慌,产生混乱,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秩序,扰乱了社会秩序。,三、消防队救了火收钱吗,公安消防队救火是不收钱的,因为他们的 费用都是国家承担的。,四、消防车为什么要漆成红色,因为红色使人们看得更加醒目,有触目 惊心

16、之感,在大雾迷漫天气和尘土飞扬、狂 风暴雨环境中,能使人很远看得见,保证其 畅通无阻的执行灭火任务。,五、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 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 烟、自燃、雷击以及其他因素如地震、风 灾等引起。,第二节 建筑防火,一、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1、建筑物是发生火灾的主要场所; 2、建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大和人员伤 亡大; 3、建筑防火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的物质基 础; 4、建筑防火是有效实施消防管理的前提条 件。,二、什么是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指相临两栋建筑物,当其中一栋发 生火灾时,不致于危害另一栋建筑物安全的 最小距离。,三、高层建筑为什么要特别注意 防火,高层建筑由于楼梯、电梯、管道井、电 缆井、垃圾道等竖立向管井都可以成为火灾 蔓延的途径,并且产生烟雾,促使火灾发展 迅猛。而且高层建筑楼层高,垂直距离远, 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困难,另外高 层建筑人员物资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 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