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168954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经济学——缘起和发展脉络》段文斌 南开大学(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经济学之一: 缘起和发展脉络,主讲人:段文斌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1 制度主义的发端:德国历史学派 李嘉图(17721823)是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于1817年出版。此后直至1870年代的边际革命,经济学界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如马尔萨斯(17661834)、萨伊(17671832)、詹姆斯穆勒(17731836)、麦克库洛赫(17891864)、西尼耳(17901864)、凯里(17931879)、巴师夏(18011850)、约翰穆勒(18061873)等人,或维护或反对李嘉图体系。其中,应当给予关注的是,约翰穆勒在

2、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继经济思想史上第一场革命之后的第一次大综合。 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历史学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方诞生了。李斯特(17891846)是历史学派的先驱者,罗雪尔(18171894)、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克尼斯(18211898)是历史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2 历史学派的发展之一:新历史学派 在德国,历史学派盛行于18401860年代,新历史学派作为历史学派的继承,盛行于18701880年代期间,正是边际主义这一新古典理论的发端,产生和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时期。 新历史学派的领袖是施莫勒(18381917),中坚人物包括布伦坦诺(18441931)、瓦格

3、纳(18351917)、谢夫莱(18311903)和毕歇尔(18471930)等人。,3 历史学派的发展之二:老制度主义 历史学派是制度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这不仅从对它们的理论比较中清晰可见,而且从两者之间的师承关系上也可略见一斑。 凡勃伦(18571929)是老制度主义的创始人,曾受教于克拉克(18471938)。克拉克是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克尼斯的学生,他并没有继承历史学派的衣钵,而是运用“抽象演绎法”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成为边际学派在美国的领军人物。 凡勃伦则将历史学派的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扬,创立了制度主义经济学。 由此可见,克拉克将历史学派的思想引入美国,搭建了德国历史学派与美国制度主义之间

4、的思想通道。 康芒斯 (18621945)和米歇尔(18741948)是老制度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是西方国家中资本主义的后发国家,18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真正确立。 但是,“北美这个进步最快的国家”(引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在19世纪末已经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的经济学如同美国经济一样,也处于后发的地位。美国的经济学发展没有经历过古典经济学的阶段,19世纪末才产生了以凡勃伦为首的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和以克拉克为首的美国边际主义经济学。,制度主义经济学是历史学派、达尔文进化论和“职能主义”心理学的整合。 制度主义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把社会经济的历史相对性具体化为经济

5、制度持续演化论,提出经济学应从经济制度进化的途向来考察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某一历史时期和某一经济体系的各种经济问题。 因此,从本质上讲制度主义已经把经济学理解为“制度途向”的“演化经济学”。何为演化、何为制度及何为制度途向,是把握制度主义的关键。,在制度主义看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物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过程。 社会经济的根源在于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制度,同时又为制度的演变所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的演化过程。 根据凡勃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谋利行为等。“社会习惯”是逐渐形成的,所以制度本身是相对的并有着一个

6、历史进化的过程。 对制度进化过程的了解,制度主义提倡运用“历史起源法”。因为现代的一切制度都是从它们远古时代的“历史胚胎”中演化而来,所以要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趋向,必须从对制度演变过程的了解入手。只有凭借制度的演化过程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这就是制度主义的“制度途向”。,19世纪末以前的经济学基本是以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而制度主义则是以杰文斯的“职能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前者强调理智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经济活动受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决定于有意识的利害权衡。后者则用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经济活动。 制度主义认为,“社会习惯”来源于人类的本能,本

7、能不仅树立了人类行为的目的而且推动了人类为达目的而做出的努力。 凡勃伦认为,本能是天赋的、不变的,因而受本能决定的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制度的具体形态。,制度主义还以进化论为基础来说明制度的演化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逐渐的、演进的,因而制度的演变也是逐渐的、演进的。 不仅如此,制度的演化如同生物的进化一样,是没有止境的永不结束的过程。,4 老制度主义的发展之一:后制度主义 在经济思想史中,以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出现了“凯恩斯革命”。 此后老制度主义便衰歇下去,但是制度主义思想并没有就此终结。后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onal Econom

8、ics)承袭了老制度主义的思想传统,作为非主流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并独树一帜。 后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加尔布雷斯和缪尔达尔等,他们对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持批评态度。,5 老制度主义的发展之二:新制度主义 “历史学派老制度主义后制度主义演化经济学”的路线,在经济思想史中清晰可见。 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于1958年成立了自己的学术团体“沃德曼小组”(Wardman Group),1965年更名为“演化经济学会”(Association for Evolutionary Economics),并于1967年创办了理论刊物经济问题杂志(JEI)。他们的理论也被称为“演化经济学”。由

9、此可见,演化经济学就是“凡勃伦传统”经由旧制度主义和后制度主义的发展而在当代的再现。,新制度主义和后制度主义虽然都源自老制度主义,但是新制度主义“独树一帜”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新制度主义学者甚至否认自己与老制度主义的渊源关系。两个流派在方法论层面的冲突是明显的。 舒尔茨(1968)指出,老制度经济学实际上既没有参考术语,也没有可以鉴定的专门概念,更没有经济理论来引导分析,是无用的空盒子。 科斯(1990)在“关于制度经济学”一文中认为,美国的制度主义是一个沉闷的话题,是反理论性的。它除了一堆需要理论来整理不然就只能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材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流传下来。 斯蒂格勒(1983)把老制度

10、经济学的失败归结为两点:对经济学标准理论传统采取一种仇视态度,并且缺乏某种实证的研究纲领及方法。 问题的实质在于老制度经济学没有采用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因而难以融于主流学者所接受的范式。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式。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用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制度。,新制度主义从本质上讲并不反对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而是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这种补充和发展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物的经济关系,即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技术性问题,二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即如

11、何处理人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励与协调、剥削与被剥削等一系列制度性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要探寻资源配置的制度结构。因为,新古典理论将制度和结构假定为既定,而探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则将注意力集中于制度和结构本身,分析制度结构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与新古典理论并无二异,如理性人、稳定偏好、最大化均衡等。 新制度主义的奠基人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坦言,他所运用的就是马歇尔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凯恩斯(1988年中文版,第1页)曾指出,“如果正统经

12、济学有错误的话,其病不会在上层建筑,而在其前提之不够明白、不够普遍上层建筑在逻辑上总是很少可非议的”。 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中的突出贡献在于: 它将新古典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假定进行了有效的修正,如将新古典理论中一般均衡模型的无交易成本的完全竞争假定,通过引入交易成本范畴而使之更接近现实,进而提升了理论的解释力; 它通过调整解释变量而使新古典的理论模型更具解释力,如在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制度因素,使得诸多历史过程(如9001700年间“西方世界的兴起”、16001850年间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等)得到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新制度经济学由四部分内容构成: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制度变

13、迁理论。 科斯的两篇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分别是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奠基石,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科斯的开创性研究“从问题情境、分析角度到基本概念和方法论,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当然,不论科斯的贡献如何重要,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一系列由此引发的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和解决”。 (胡代光,1998,第389页),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不同经济学学派的质疑和批判。 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制度主义的不同理论范式,对主流经济学有着不同的判断。 前者对主流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后者则将交

14、易成本、产权、不对称信息、国家和意识形态等范畴引入主流经济学,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扩展。,主流经济学在阐释经济模型时的基本特征是并不提及制度。舒尔茨(1968)甚至认为,这一“疏忽”积习难改。通过抽象将制度省略或删除掉,这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分析方法。 它们将制度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而且不会发生变迁,从而在经济分析中将制度排除在外。 因此,主流经济学并不能揭示出制度和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然而,作为制度主义经济分析,无论是老制度主义还是新制度主义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 它们不仅着眼于一项特定的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关心自然资源的产权配置,而且将制

15、度作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揭示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2. 产权与资源配置,产权理论所讨论的核心是外部性问题。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将外部性引入新古典理论。他发现当外部性发生时,私人收益大于(小于)社会收益而私人成本小于(大于)社会成本,市场将失灵。庇古提出的应对之策是由政府进行干预,向制造损害(受损)的一方收税(或给予补贴),以恢复成本与收益的等边际条件,使外部性内在化。 科斯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这样的应对之策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如果付出的成本不足以弥补由此获得的收益,那么对于社会就是不经济的。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产权的界定和实施。,产权及其功能 产权是

16、一组权利,是权利束,这从英文Property Rights中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到。 产权是人与人(或组织)之间的一组行为性关系。 所谓行为性关系,就是说产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之间在发生关系时必须遵守这些规范,不遵守者要负担由此产生的成本。 在鲁宾逊的世界(资源不稀缺),产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不存在人与人的交往。然而在现实经济(特别是分工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不可或缺的了。,德姆塞茨(1967)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更明确地讲,产权就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各行为主体围绕财产而建立的权责利关系,它表明了一个人(或组织)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产权的功能在于向人们提供了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含义也正在于此。,交易 交易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行为。 作为经济学传统,交易被认为是所有权的让渡或交换,“经济学家们常把一组所有权作为论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