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76086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秦汉时期的建筑特色12150012 鄢俊辉 工程造价一班摘要:建筑文化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因,公元前221年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结束了数百年的诸侯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使各地区、各民族得到广泛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秦朝在建筑材料上发展了陶质砖、瓦及管道等,极大的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建筑则是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民族间开始融合,开辟了从长安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密切交往,农业、工商业也极大的促使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

2、建筑结构上日趋成熟。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秦砖汉瓦是中国建筑的萌芽时期,开创了中国建筑的新的发展历程,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历史地位1、 秦汉时期的建筑文化:提起中国古代建筑,人们往往会想到秦砖汉瓦,想到恢宏壮丽的宫殿陵墓,穷奢极侈的阿旁宫、巍峨的万里长城、威严的宫殿等等。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形成,以儒学主导的多元文化为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由弱转强并得到快速发展,商业(官方)、手工业、建筑技术都有较大的进步,汉代的建筑风格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基

3、础,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广博而深远。在此背景下,秦汉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结构方面、类型方面、空间布局等,都会由于文化的不同和当时社会时期的发展而各有不同。秦汉建筑具有质朴刚健的风格,布局舒展、整齐、对称,明确了地位、等级之分。二、建筑材料方面:在秦汉时期,综合使用木材、砖瓦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已相当成熟。此外,秦朝发展了陶质砖,瓦和管道。砖的运用不仅在建筑物的室内外地面,还贴于砌墙的内表面,并在陶质砖上刻画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在构件上还采用了金属构件、木构建筑的这类铜构件,可以加固节点和装饰门窗。到了汉代,由于冶铁业的发展,能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钢工具,石构建筑如石室、石阙、画像石墓等大量涌现。汉

4、代的砖石设计十分突出,尤其是用砖石设计的西汉长安城下水道,极大的表现出了当时建筑设计的飞速进步。在石阙方面,目前已发现汉代石阙二十余处,建安十四年(公元209 年)建成的四川雅安高颐阙最为精美,其上仿木结构,做出直料的基座、层檐和斗拱,对研究汉代建筑布局很有价值。三、建筑结构:从建筑结构上来说,秦汉建筑的结构形式体现在木构形式上。汉代时已出现多层建筑,在梁柱上再加梁柱的迭架技术的应用,表明了木构技术的重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木构高层建筑技术的基础。木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木架结构的成熟期,在结构方式上表现为梁柱式、穿斗式、井式和干栏式构造。秦汉的木构技术就是框架式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度发展。从具体结

5、构来说,它们都用立柱、横梁组成骨架,全部重量由柱子承接,传到地面,墙体不承重而只起隔断的作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到汉代已趋于成熟,并已用拱作为柱、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起装饰作用。自两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我国建筑技术基本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墙倒屋不塌”,是说明梁柱系统的木结构的优点,并且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开辟门窗、墙的用料和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空间布局上: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的主要形态已基本出现,其内容大体包括: 宫殿、礼制等主要建筑:这类土木混合结构的高台建筑是“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起的建筑形式,其室内空间形态的特点是由若干个“小的矩形单元”聚合而成“高敞”的大空间的。

6、平面布局呈“前朝后寝”。 住宅:一般住宅为单体建筑,其平面形态为“一堂二内”。宅第的建筑平面布局为前后多重院落。院落空间的形成是单体建筑的堂门分置的结果。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来说,当时厅堂的前檐对庭院是敞开的,且不设檐墙;遮阳避雨靠张设帘帷来实现,同时,帘帷也起到了界分室内室外的作用。从空间功能看,庭院与厅堂是内外互渗的。宅第的空间形态基本是“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另外,楼、阁、阙等多层建筑也有新的发展,这种立体的空间关系丰富了该时期的空间形态,也使得室内的功能分区更为合理。 内部组织上:秦汉时期主要建筑,“高敞”的室内空间与低型的家具在尺度上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室大则多阴,帷帐在室内的使用

7、,便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将灵活的“帷帐”置于固定的“房屋”内的做法,把两种形式的建筑由外而内进行,“空间复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室内空间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即便是同一室内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功能需求,也变成了可能。同时弥补了固定建筑空间组织上的不足。这种设计,最终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 秦汉以前,帷帐是多用于军旅、狩猎、祭祀活动的临时性建筑,秦汉时期,它才在室内有了用武之地。它的运用灵活多变、开合随意,或挂于壁上,或悬于顶上,或张于架上,或包裹梁柱,形式多样,表达丰富。帷帐与其他家具(如屏风、床、榻等)的组合应用,可组合成若干有关联的小空间,使室内空间组织变得灵活起

8、来,空间形式、尺度、层次也更为丰富。 用帷帐进行室内空间组织、分隔和限定的设计方法,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影响深远,时至今日,跨越千年的它对当下室内空间多功能化设计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宫殿和防御建筑技术的发展秦汉建筑规模的宏大和技术的进步,又表现为防御建筑、陵墓和宫殿的发展,汉时期,宫殿建筑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形式仍是战国时期盛行的高台建筑,规模更加庞大宏伟。所谓“高台建筑”,是一种夯土和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它把许多单体建筑聚合在一个阶梯形夯土台上。秦代建成的咸阳新宫、朝宫等都是在夯土台群上修建的庞大宫室殿屋群。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兴建的朝宫,尤其华丽壮观,朝宫的前殿就是著

9、名的阿房宫,史记中称它“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在建筑技术上有着伟大成就的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为防备其他国家和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以陕西韩城县现存魏长城为例,基部宽7 米,顶宽4 米,用黄土夯筑,烽火台每边宽7 米,高9 米。现存的秦长城有的用粘土夹杂碎石夯紧,夯窝小而密集,相当坚牢。有的用土坯砌筑,也夹有芦苇以增强抗压力,防止冲刷。长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的高超水平。4、 历史地位:秦汉时期的建筑在我国

10、建筑历史上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独创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 为我国后来的建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了超凡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建筑历史展的开端,秦汉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和民族之间建筑文化的交流。但是秦始皇的做法却是不可取的,为了修建陵寝,崇尚厚葬,在营造墓室方面,也是煞费经营,造成极大的糜费。而平民百姓则是穷困到“无立锥之地”,居住条件极为简陋,民不聊生,这是一个统治者的失败。而作为我们后人来看,秦汉时期的建筑无疑是伟大的,作为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那么多宏伟的建筑遗迹供我们后人参考,我们不得不感慨先人的聪慧。参考文献:1,刘刚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05.第一卷2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卷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3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2010.06 4章曲、李强,中外建筑史,2009.06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