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7182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8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二) 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8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地理(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2、合题目要求的。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这里黄沙遍布,但某团队却通过在地下0.81米处铺设特制的衬膜,在该地成功开垦出万亩稻田。据此完成13题。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奈曼沙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A热量充足B地形平坦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2该地种植水稻的主要水源来自于A地下水B河流水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3该地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肥力B减少蒸发C阻隔沙尘D防止渗漏【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黄沙遍布,沙质土壤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贫瘠,D项错误;该地纬度高,热量没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充足,A项错误;该地

3、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地势起伏大,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B项错误;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光照充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晴天比奈曼沙漠少,光照条件不如奈曼沙漠,故C项正确。第2题,该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C项错误;冰雪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无法满足水稻种植的需求,D项错误;科尔沁沙地,黄沙遍布,河流较少,径流量小,水量不足,B项错误;该地种植水稻的主要水源来自于地下水,故A项正确。第3题,该地为沙漠,遍布黄沙,水源容易下渗,稻田地下铺设特制衬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渗漏,故D项正确。【答案】1C 2A 3D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

4、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km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45题。4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B政策C技术D市场5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A缓解沉降B改善大气C减少地震D减少能耗【解析】第4题,由“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可知,目前限制我国大规

5、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不成熟,故C项正确。第5题,干热岩资源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是清洁能源,其有效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故B项正确。【答案】4C 5B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而地下水“埋深”则是指其相对于地表的埋藏深度。下图示意苏州市20052015年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与平均埋深。据此完成68题。6苏州市地势A西南高东北低B东南高西北低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7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浅层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图中丁地的海拔约为A5.2mB2.8mC4m

6、D1.2m【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读图中地下水水位线数值可知苏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C项正确。第7题,由材料“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可知,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类似,地势落差越大水流越快。在图中地下水位线越密集则代表地势落差越大,读图可知,乙处水位线最为密集,地下水流速最大,故B项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丁地的海拔等于该地的地下水位高度加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故丁的海拔为4.01.25.2m,答案为A项。【答案】6C 7B 8A扎鲁比诺港(4240N ,13107E)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特罗伊察湾,海湾水质优良,

7、海洋生物丰富。港区潮差不明显,冬季不封冻,四季可通航。近年中俄两国计划合作扩建扎鲁比诺港,该港口的合作开发将为吉林省打开一条海上对外通道。据此完成911题。9特罗伊察湾水质优良,主要因为A海洋生物丰富,利于水体净化B风浪大,污染物易扩散C经济发达,居民环保意识强D海湾人口少,开发程度低10扎鲁比诺港不封冻的原因是A纬度低,水温高B纬度高,日照时间长C暖流流经,水域增温D西风控制,气候温和11扎鲁比诺港扩建后,外运量将显著增加的农产品可能是A玉米B牛肉C苹果D茶叶【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特罗伊察湾位于俄罗斯远东边疆,俄罗斯主要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人口少,开发程度低,环

8、境污染少,故特罗伊察湾水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涉少,自然水质保持较好,D项正确。第10题,扎鲁比诺港位于日本海,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冬季不结冰,故C项正确。第11题,扎鲁比诺港扩建后,将为吉林省打开一条海上对外通道,吉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故外运量将显著增加的农产品可能是玉米,A项正确。【答案】9D 10C 11A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孔扎科技城是肯尼亚政府投资打造的科技园区(下图所示),距首都内罗毕60公里,占地3万多亩,

9、被誉为“非洲硅谷”。预计2030年全部建成后将为本国提供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它的目标是吸引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落户,培育本土企业,推动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该科技城一期已完成园区道路、光纤电缆、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IBM、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均有意进驻。(1)分析孔扎科技城吸引众多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进驻的原因。(2)人才及科技水平是制约孔扎科技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3)简述“非洲硅谷”建设对肯尼亚发展的意义。【解析】(1)工业区位分析应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材料信息中自然因素较少,集中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即可,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基础设施等。

10、作为政府打造的科技园区,首先具有政策优势;其次位于非洲,市场潜力大;此外读图可知,附近有高速公路、机场,铁路连接港口,交通便利;位于公园附近,环境优美;临近首都(有高等院校),人才相对集中;由材料“该科技城一期已完成园区道路、光纤电缆、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可知,基础设施完善。(2)人才及科技水平是制约孔扎科技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应当从人才和科技两个因素入手分析。人才和科技的不足可以从两方面的措施来解决,一方面是自主培养,一方面是从外部引进。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政策扶持,鼓励科研创新;加强与国外合作,交流、学习,引入

11、先进技术。(3)由材料可知,“非洲硅谷”它的目标是吸引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落户,培育本土企业,推动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故“非洲硅谷”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岗位,增加就业,并促使劳动力素质及技能提升;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此外,作为高新技术工业区而存在,可以缓解传统工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答案】(1)政府投资,政策优惠;非洲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园区光纤通信顺畅,基础设施完善;附近有高速公路、机场,铁路连接港口,交通便利;位于公园附近,环境优美;临近首都(有高等院校),人才相对集中。(2)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优惠

12、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政策扶持,鼓励科研创新;加强与国外合作,交流、学习,引入先进技术。(3)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传统工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大量岗位,增加就业,并促使劳动力素质及技能提升;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

13、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解析】(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

14、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此题可借鉴热带迁移农业的知识来进行作答。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

15、,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