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70237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2005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 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将士们心头的“撩乱边愁”,

2、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凸显作品主旨,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 (即对表达主旨更好),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借景)抒情。 最后一句以景作结,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意境;又寓情于景,含蓄蕴藉。,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借景)抒情。 最后一句以景作结,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壮阔的意境;又寓情于景,表现了撩乱边愁的复杂深沉,显得含蓄蕴藉。,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好处,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意境 -借景当然就描绘了一个画面,营造了一种意境、氛围 又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

3、没有明说,没有直接抒情,当然就可以调动读者的情感、想象力,做合理推断,反而说得更多,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邀请他彻夜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2、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尾联通过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 (什么景?1分), 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 手法?1分), 表达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什么情、主旨?1分)。,好答案的标准,有骨有肉,骨肉相连 有骨: 要抽象、要概括,要有定性的关键词 有肉: 要具体、要精准、不能泛泛而谈贴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