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895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能力总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理念职业理念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观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促使人的素 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第二节第二节学生观学生观 一、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1、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学生是具有独立独立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帮助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 变为变为在在教师指导下自教师指导下自主主的探

2、究。的探究。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 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上。把学生把学生当做当做具有个具有个 体独立性体独立性的人的人来来看待看待,因势利导的因势利导的去去施加教育,推动施加教育,推动学生学生个体健康发展个体健康发展。 2、学生是发展学生是发展中中的人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一般有顺序性、阶段性、 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学生具有具有巨大的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潜能。用用发展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学生具有很大的 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应该避免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

3、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1) 要承认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 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 发展指标(不能只用成绩去衡量)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 都要得到发展。 (2)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整齐划一的弊病。 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个别对待, 因材施教,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3、教育公平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教师观教师观 1、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

4、色、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 角色 2、教师教师成长成长的三阶段阶段理论的三阶段阶段理论 (1)关注)关注生存阶段生存阶段。教师会把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同学,注重自己在领导 和学生心中的地位。 (2)关注情景关注情景阶段阶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 分。 (3)关注关注学生阶段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 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3、教师发展的教师发展的 5 阶段阶段理论理论 新手阶段(1 年) 、熟练新手阶段 23 年、胜任阶段(34 年) 、业务精干阶段(5 年) 、专 家阶段。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

5、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变 (1)老师由)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使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使者者。 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2)老师)老师由课程的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把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培养创造性使用教材 的能力。 (3)教师)教师要从要从“教书匠教书匠”转变为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反思的实践者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

6、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2、教师行为的转变。 第三章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 (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学生。 (4)教书育

7、人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导学生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培养学 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不以分数作为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作风正 派,廉洁奉公。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 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潜心钻研钻研业务,业务,勇于勇于探探 索创

8、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模块一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与基本原理 第一讲第一讲 教育教育的产生的产生与与发展发展 (1)教育的含义 教育者 受教育者 (2)教育的基本要素 及其关系 教育影响 教育的起源 (3)教育的教育的起源起源 及其及其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教育的发展阶段 教育的产生 与发展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4)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 (5)国内外国内外著名教育家著名教育家 的代表著作的代表著作及及主要主要 西方古代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国内外近现代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

9、而教育之”。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永恒的范畴。 ) (2)教育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 (3)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有自身的规律) 。具体表现为: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 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A、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于教育的学说。 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

10、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 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沛西.能,利托尔诺 2、心理起源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为无意识状态下产 生的模仿行为。美国的孟录 3、劳动起源说(又叫社会起源说) 该理论的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该理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B、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阶段阶段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既学校。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 是学校的产生。奴隶社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1、。 (1)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有了国学和乡学,在教育内容上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 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其私学兴起,入魔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2)欧洲 欧洲奴隶社会的两种著名教育体系: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和武士) 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奴隶社会的教育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1)汉代汉武帝董仲舒 宋代程朱理学称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2、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教育内容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 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2)欧洲 欧洲封建社会包括: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权由劳动人民掌握,教育不在具有阶级性,教育称为促进全体人民全 面发展的工具。 C、国内、国内外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教育思想 (1)我国)我国古代古代 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在记载他的言论的论语中充分的反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不管 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孔子的教育因人而异,体现了因材 施教的原则

13、。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曾说过他曾说过“不愤不“不愤不 启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 的“治人”的“劳心者”。 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 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尤其以教学

14、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首创“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为“产婆术产婆术”,他认为教学过程是老师协助学生产生 某一概念的过程。这一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柏拉图柏拉图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理想国 ,卢梭曾经卢梭曾经赞为赞为“最好的最好的一步教育著一步教育著 作作”。提倡女子应该享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主张按照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其教育观在他的著 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论论演说家的教育演说家的教育一

15、书是古代西方 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这是这是西方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国内外)国内外近现代近现代 1.培根培根首次把首次把“教育学教育学”作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并列。 2.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最早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啦阐述制做啦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为班级授课制奠定 了理论基础。了理论基础。提倡提倡把一切只是交给一切人把一切只是交给一切人,让人们成为,让人们成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式式的学者。把教师赞誉为的学者。把教师赞誉为 “太阳底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6、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 4.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5.裴斯泰洛齐:教育应该做到至于、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6.洛克洛克的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的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缘缘 故故。 他还主张他还主张“绅士教育绅士教育”要求要求把德行教育放在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首位。 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学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建立。 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四段教学法四段教学法:明了明了,联想,联想,系统,系统,方法,方法四步去进行四步去进行 三中心三中心:教师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旧的三中心理论) 8.斯宾塞反对思辨,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张“教育既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