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8141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姚贵忠(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精神康复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姚贵忠,2,六何分析法,What什么是康复 Why为什么做康复 Who & whom谁做,为谁做 When何时开始?康复多久? Where医院和社区,哪是我们的 “主战场”? How,3,W1: what,Rehabilitation in Psychiatry 康复精神医学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精神疾病康复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社会心理康复,4,4,疾病-健康-生活,生活,健康,疾病,康复,临床,5,W1: what,概念繁杂,不简洁 Reintegration into the

2、society回归社会? recovery复原 Independent living独立生活 提高/保持原有功能,生活质量 方法:技能训练和环境支持,6,技能训练,生活技能(Self-care) 休闲娱乐(Leisure and Recreation) 心理调适(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 职业技能(Occupational Skills) 疾病管理(Illness management),7,W2: why,医院视角 安置病人 扩充地盘? 创收?要政策? 学科特色,8,W2: why,社会视角 社会稳定 帮助弱势群体活得更有尊严

3、,9,W2: why,医护视角 理解人性 体验助人中自助 对职业的理解 自我定位,自我提升 提升技术含量,10,W3: who & whom,Who: 多学科团队 医生 护士 社工 心理师 职业治疗师 志愿者 家属 同伴支持(peer support),11,W3: who & whom,Whom: 康复对象 康复不仅针对重性精神病(psychosis)患者 因精神疾病导致功能缺陷(disability)者,12,UFE(User and Family Expert),13,陪伴的力量,14,W4: when,开始 康复不仅针对慢性病人,应从急性发病时就开始 功能与疾病症状可以不同步 过程 持

4、续进行 阶段评估 无缝衔接 结束 有些人可以不管 对服务资源的利用度越低,康复得越好,15,W5: where,院内康复 适宜的生活空间 适宜的活动空间,16,精神病人需要过渡性康复机构,17,W5: where,社区康复 日间康复站 中途宿舍(欧盟项目) 会所clubhouse 辅助就业:福利工厂 支持性就业 自由就业(求职培训、职业培训、职业评估与跟进),18,阳光之家,19,患者公寓,20,H: how 北大六院的实践,21,十几年来开展的康复工作,1996年11月开办患者家属讲座 1997年7月创办精神康复报 1998年5月开始家属联谊会 2001年10月10日建立大兴康复基地 200

5、3年3月举办“手拉手”社交技能训练 2004年综合三科开放 2005年临床心理科开放 2006年9月成立“日间康复部” 2009年成立“社康部”和“全程干预中心”,22,家属讲座,23,家属联谊会,24,精神康复报,25,科普读物,26,“手拉手”社交技能训练,27,北大六院康复基地,28,一、生活技能训练,29,二、心理训练,30,三、社交技能训练,31,四、职业训练,32,32,精神疾病全程干预中心 Center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CCI,33,服务宗旨,探索我们能做的、

6、最好的精神卫生服务! 全程、全面两全其美,34,多学科团队,医生 护士 社工 康复治疗师 志愿者(UFE) 心理治疗师?,35,开展临床个案管理,全面评估:精神症状、躯体状况、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工作/学习状况、家庭情况、社会资源等。 协商制定康复计划 长期随访、定期评估,36,36,36,36,37,社区医院一体化,与海淀区精防院合作,以八里庄为试点,成立海淀区精神卫生中心八里庄分中心。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门诊、宣传、讲座、技能训练等) 个案管理延伸到社区,38,39,用康复的理念指导临床 9点思考与建议,39,40,1、探讨症状,妄想不能被说服吗? 除了“挖掘

7、”症状之外,还要试探和表态 患者对症状的心理感受,以及对生活的影响,40,41,2、需求评估 (needs assessment),我们知道患者需要什么吗? 不同的需求,造就不同的医患关系 尽力满足需求我们是为患者服务的,41,42,3、康复评估,精神康复 躯体康复 生活技能 心理康复,社交技能 职业技能 家庭支持 社会支持,42,43,4、发现优势,建立希望,逆境中,优势常常被忽视 人是为希望活着 “大夫,我孩子的病能好吗?”,43,44,44,5、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实告知病情 提出可能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分析利弊、解答疑问 由患者和家属决定,45,6、药物治疗,服药简便的心理价值不

8、可估量 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维持剂量和时间,45,46,46,7、出院指导,除了“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生活规律”以外 总结住院收获 预计出院后的生活状态 商讨应对办法和求助途径,47,47,8、康复处方,改变的意愿是否强烈?Motivation 商讨患者的目标,而不是我们的 把远期目标“肢解”为近期目标 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查 定期随访,48,康复处方举例,发脾气时不骂人 一周两次给父亲做早饭 每周外出3次 在日历上记录康复处方执行情况,下次带来,48,49,9、温馨的住院环境,49,50,50,51,51,52,52,53,53,54,54,55,55,56,What:康复的内涵远大于我们的常规诊疗 Why:将工作的价值上升到精神层面 Who:医生引领的多学科团队 When:早开始、持续、衔接 Where:我们先回归社会!,小结,精神康复报网络版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方网站http:/ 健康科普 精神康复广角,精神家园微信,jingshenjiayuan-l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