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66265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7.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五讲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 之一,“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知觉与表象,感觉,知觉,表象,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包括对颜色、形状、重量等方面的直观的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高于感觉, 是对外部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的、完整的反映。,指的是保存在记忆中的外在事物的形象。,知觉,表象,异,同,1、对外部事物整体风貌的综合感觉,1、对头脑中各种知觉印象的概括,3、直接途径,3、间接途径,2、形象鲜明直接,2、形象持久,反映外在事物的直接性和形象性,4、可塑性和变异性,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概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概括,二、想象与联想,想象

2、,联想,分化、重组、运动 表象 新表象,一种事物 另一种事物 第三种事物,(创造性的想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杜甫诗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唐寅 秋风执扇图轴,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 并自题一首绝句: “秋来纨扇合当收,何事佳人重

3、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 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 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两种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由一种 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引起和它的特点相反 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沈园二绝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

4、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 陆游在青年时与表妹唐琬结为夫妻,彼此情深意重,却由于父母之命,被迫分离,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 。陆游回忆往事,感慨万分,既兴在沈园园壁题写钗头凤词一阕。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园亭二绝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水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春 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5、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暴风雨,革命,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得意,失意,年老,年轻,冷清,热闹,凉爽,炎热,三、通感,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的各种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中的通感现象 1、通感是艺术家的一种本领 2、通感是对欣赏者的一种要求,怀素草书,张旭草书,红杏枝头春意闹,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促织声尖尖似针”,视

6、觉听觉:红杏枝头春意闹。 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 听觉视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发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视觉触觉:促织声尖尖似针。 听觉嗅觉:哀响馥若兰。 嗅觉听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情感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美感过 程中的情感状态尤其显得强烈、深沉和持久。 理解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它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审美对象的文化背景、象征意义、相关联的其他知识等。充分地理解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可以便我们更好地进入欣赏状态。,知觉,想象,通感,情感,理解,联想,表象,美感,感觉,四、美感的本质,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

7、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的观点,美感的本质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内在自然:人的感官以及情感、需要、欲望等。 内在自然的人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生理性的、动物性的内在自然变成社会性的、人的内在自然。 内在自然的人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感官的人化;二是情欲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 指人改造生糙的自然,创造出新的第二自然,并在对象世界中打下人的烙印,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外在自然的人化促进了美感的产生。这个过程是美感的感觉器官在外在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产生出美的过程。,人类早期的生产工具,手势语言初步的口语。语言的出现促进了原始人大脑和思维的发展,使他们

8、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美,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见到美,这时,美感就产生了。,外在自然的人化,还促进了美感的发展。美感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实践。随着实践范围向外扩展,人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视野也逐渐扩大。,受伤的野牛 旧石器时代,在自然美领域:人类由关注动物到发现植物和自然的美,原始人的装饰品,在艺术美领域:人类由自我修饰到用雕刻绘画在环境中创造美。,埃及狮身人面像,埃及壁画,古希腊雕塑,外在自然的人化促成美感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它促进了内在自然的人化。,节奏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人类出现之后,自然节奏才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而且,人在有节奏的劳动中体现了自身的潜力、创造力和运用自

9、然规律获得的自由感,节奏具有了审美意义。,五、美感的特征,我们把美感的社会性作为美感的本质,但是美感还具有鲜明的自身特性。,鲁迅在评价普列汉诺夫的审美观时提出:“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的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美感的个人直觉性 在对审美对象直观的、具体的感觉中,人们无需借

10、助抽象思考和逻辑判断进行理性分析,就能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感知到对象的美丑。,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在美感的个人无功利中,潜伏着社会功利性,即美感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一些需求。,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提到,原始民族用虎的皮、爪、牙齿或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并不是出于美感,而是把它们作为灵巧和力量的标志。非洲许多部落的妇女手脚戴着铁环,因为铁环是富裕的象征,戴铁环是美的。,胜雪寒梅,空谷幽兰,东篱秋菊,东篱秋菊,亭亭翠竹,美感的其他特征: 情感性、愉悦性。审美感受是动情的、愉快的,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刘鄂在老残游记中描写听王小玉说书的美妙:“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

11、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济南大明湖,六、美感的差异性,美感存在个体差异性。以下我们着重讲一下美感在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之间的差异。,各个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审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固有的差异,从而形成美感的时代性。 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以马可洛洛部落的妇女在嘴唇上戴“呸来来”(一种金属或竹木的环子)作为例证。,不同民族具有不同语言、地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因而具有不同的美感。例如,有的民族以白皮肤为美,有的民族以黑皮肤为美。西方民族以挺直的鼻梁为美,塔希提人却以之为丑。,美感也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后汉书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楚灵王偏好腰细的女子,宫中女子为争宠而饿死。楚灵王修筑章华宫,供后妃居住,章华宫又被称为细腰宫。,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一位抱小姐,脚小得不能走路,行动要靠人抱,所以称为抱小姐。,美感除了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性之外,也有全人类的共同性。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长期的社会实践使人类形成不同于动物的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