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484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8 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十八)读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城市位于(D)A柴达木盆地B河套平原C河西走廊D华北平原2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B)A铁路、河流B河流、地形C铁路、地形D耕地、林地解析第1题,图中河段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城市附近有两条南北向的铁路线,并且从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则该地应位于华北平原。河套平原地区黄河河段自西向东流;黄河没有经过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第2题,从图中可知,城市北部沿黄河发展(以黄河为界),原因是受河流的影响;城市南部大致沿等高线分布,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因此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河流、地形。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回

2、答34题。3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A)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4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的枯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C)AA城BD城CE城DF城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水源较为充足,水运比较便利,故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D城和F城是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因此能源的枯竭对这两个城市影响最大;A城是铁路交通枢纽,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地区的铁路以运输矿产资源为主,如果该地区能源枯竭,对A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E城是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能源枯竭对它影响最小。

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山区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56题。5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山地的大致走向是(D)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6该地区欲建设农民新村,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D)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5题,将数值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形成等温线,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温度相同的点海拔基本相同,根据等温线可推测山地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故D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处等温线稀疏,说明地势平坦,聚落适宜布局在该处;甲处位于闭合的44 等温线中间,气温最低,说明该处位于山顶;丙处为山脊,乙处为山谷,均不适宜建设农民新村。下图

4、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沿岸暖流加强B全球气候变暖C极昼天数较多D太阳辐射增强8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C)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解析第7题,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进而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B项正确。第8题,本题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选择“直接”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使得北极航线通航条件变好,我国将开通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C项正确。9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

5、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B)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解析植树造林增加了对CO2的吸收,会有效抑制气候变暖,故A项错误;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改变了地面状况,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地面又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会使地面对热量的吸收和传递功能增强,加剧气候变暖,故B项正确;植树造林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故C项错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气候变暖无关,故D项错误。气候变化引起冰川上积累量和消融量的变更,导致冰川物质平衡盈亏、冰

6、面高度和运动速度等变化,最终导致冰川面积增减和末端位置进退。冰川平衡线高度是冰川上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置处的海拔。下图为天山乌鲁木齐河涯1号冰川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1019641965年到19801981年,冰川平衡线(C)A高度下降B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C高度上升D变化方向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相反11某季节冰川平衡线降低,则(C)A当地可能为春季B冰川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C当地可能为冬季D冰川积累区面积缩小,物质积累为负值解析第10题,读图,根据图示,19641965年到19801981年,冰川平衡线高度上升,故A错误,C正确;B项明显错误;冰川平衡线变化方向

7、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一致,D错误。第11题,若某季节冰川平衡线降低,说明该地气温低,导致冰川分布的海拔下降,则当地可能为冬季,C正确,A错误;冰川平衡线降低,冰川消融较少,B错误;冰川积累区面积扩大,物质积累为正值,D错误。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乡村景观的重构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下图和下表表示我国兰州市中南部七里河区乡村聚落2002年至2012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20022012年七里河区不同地貌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表海拔2002年2012年斑块数量/个平均斑块面积/hm2斑块数量/个平均斑块面积/hm2河谷川

8、台区(1 700 m)2642.063281.25丘陵山区(1 7002 100 m)4092.027101.27中低山区(2 1003 080 m)4241.455721.20(1)据图描述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2)2002年到2012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变多、总面积增加,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据表说明其直接原因。(3)说明当地聚落景观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聚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的北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在高山地区零星分布。第(2)题,读表可知,新增加的聚落主要位于丘陵山区和中低山区,受地形和空间限制,发展空间小,故平均聚落斑块面积减小。第(

9、3)题,聚落景观的增加,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力度增大,同时也破坏了地表植被;地表植被破坏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当地气候干旱化程度加大,温差变大;该地区聚落分布海拔逐渐升高,会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危害。答案(1)聚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的北部;海拔2 100 m的区域乡村聚落零星分布;低海拔河谷地区聚落斑块面积较大。(2)新增加的聚落主要位于丘陵山区和中低山区,受地形和空间限制,聚落斑块面积小,所以平均聚落斑块面积减小。(3)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开发力度增大的同时破坏了植被,会加剧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河流含沙量增加,当地气候干旱化

10、程度变大,会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危害。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1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图1材料二图2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2(1)读图1,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读图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A海域航运价值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4)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模拟值在升降和波动之中,而观测值在波动

11、上升。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导致观测值和模拟值不一致。第(2)题,A海域位于北冰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有利于航运。第(3)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第(4)题,主要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节约能源等方面思考。答案(1)模拟值: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不断升降和波动。观测值: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波动上升。原因: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植被的破坏。(2)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船舶航行,A海域航运价值提高。(3)海平面上升,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增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加重;港口、航道的功能受到影响等。(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低碳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