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312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指导(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心内科 赵炎勇,概述,在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起搏故障。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感染及皮肤坏死,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肢体功能障碍,起搏系统故障,心功能减退,并发症,并发症,起搏阈值增高,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在早期。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其中,日常生活中起搏器受外界电磁场干扰时也会引起心房或心室触发型起搏器误被外界信号触发而引起心动过速。,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

2、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移位后可表现为起搏失效。,起搏阈值增高,安置起搏器术后12周阈值可增高23倍,一月后可稳定在初始阈值的2倍,称生理性阈值升高。这是由于电极心内膜接触点炎症水肿所致。若在此期后阈值仍很高,则数不正常阈值升高,多是电极位置不佳与心内膜接触不良的结果。,感染及皮肤坏死,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高龄及瘦弱病人因皮下组织菲薄,可招致起搏器磨破皮肤而感染。,起搏系统故障,常见的系统故障有:,脉冲发放故障 起搏频率奔放,心功能减退,安置起搏器虽然解决了患者心脏传导上的问题,但它毕竟不同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心脏兴奋收缩,因而会导致心功能减退。,

3、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血管搏动、头胀、头昏等症状。,肢体功能障碍,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器不习惯,或是切口处疼痛的原因,使患者过度约束肢体活动,长此以往,引起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韧带粘连,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健康指导,术后24h内绝对卧床,禁止翻身。,术后教会患者 自探脉搏。,应到医院 诊查,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术后教会患者自探脉搏,如每日清晨醒来或静坐15分钟后,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一般来说,每日正确探测脉搏,连续一周以上,每日脉搏比以前慢了7次或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应说服患者,消除其顾虑,一般在拆线后即可开始锻炼计划。早期可能会有轻微的切口疼痛,当这属正常现象,在出院回家后仍应坚持下去。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