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888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贫血与输血疗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贫血和输血疗法,新生儿科 王 瑾,纲 要,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红细胞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贫血 早产儿贫血 贫血的诊断 贫血治疗,胎儿期红细胞的发育,中胚层造血期 胚胎2-3周开始,第6周减少,3个月末消失 原始血细胞 原始原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有核) 肝造血期 胚胎5周开始,6个月后减少,持续至生后1周 定型原红细胞 骨髓造血期 胎儿3-4个月,6个月成为主要造血器官,胎儿造血分期,各胎龄平均红细胞值,胎儿期血红蛋白变化,中胚层造血期 Hb Gower 1, Hb Gower 2 胎儿3个月 Hb F 胎儿6个月 90-96% Hb F, 5-10% HbA1 出生时70-90% Hb F,

2、30% HbA1,新生儿期红细胞特点,出生脐血 Hb 170g/L ( 140-200g/L ) Hct 0.55 ( 0.43-0.63 ) RBC 5.51012/L 生后数小时内上升,后逐渐下降 一周时与脐血值相似,一周后下降,新生儿血像影响因素,采血部位,Hb Cap V 采血时间 脐带处理,晚扎脐带 30s 14ml/Kg 1min 20ml/Kg 医源性失血,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 生后2周内V Hb 130g/L Cap Hb 145g/L 病因 生理性 病理性 出血 溶血 生成障碍,新生儿生理性贫血,足月儿生后6-12周Hb 降至95-110/L 早产儿生后4 - 8周Hb 降至

3、65 - 90/L 原 因 氧释放量超过组织需要后的反应 1、生后SpO2 宫内SpO2 EPO下降 2、RBC寿命短 3、体重增加血容量扩充,RBC稀释,病理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贫血为主,可伴或不伴有黄疸 红细胞破坏性贫血(溶血) 新生儿期发病同时有贫血和黄疸 免疫性 Coombs (+) 红细胞生成减少/障碍 新生儿期少见,贫血但网织红减少,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产前失血 胎 母输血: 发生率 50%孕妇血循环可检出胎儿血 8% 血量0.5-40ml 1% 血量 40ml 原 因 脐动脉与绒毛间隙存在压力差 羊膜穿刺术、操作、崔产素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等血管畸形 诊 断 红细胞酸洗脱试验,

4、胎儿Hb定量,AFP,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产前失血 胎儿 胎盘出血:脐带绕颈 胎 胎输血(单卵): 机制 双胎胎盘间共用的血管床 血清蛋白浓度,心钠素,胎盘,血管紧张肽系统 诊断 产前:B超 产后:胎盘病理,羊水过少 胎儿外貌特征,Hb差 50g/L,体重差 20%,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产时出血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脐带畸形 生后出血 断脐,医源性 产伤: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肝脾破裂,肾上腺 出血性疾病:血管壁:缺氧、感染、机械、营养、遗传 血小板:免疫、感染 凝血抗凝障碍:先天性(血友病),DIC,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病 因 免疫性溶血 Rh,ABO或少见血型不合 母亲自

5、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 感染 败血症,风疹、梅毒、单疱病毒 红细胞异常,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 定义:由于体内产生于自身红细胞抗原起反应的自身红细胞抗体,是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 病因 感染:CMV,风疹,败血症,EBV 免疫失控:疫苗,代谢紊乱 遗传:新生儿红斑狼疮,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新生儿红斑狼疮 母体产生抗胞浆的自身抗体RO/SSA,La/SSB 通过胎盘 患母多有发病 特点:皮肤暂时性狼疮样皮疹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血液改变:溶贫,粒减,血小板减少,肝脾大 女:男= 1.5:1,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药物引起溶血性贫血 诱发

6、红细胞酶缺乏(G-6-PD) 诱发不稳定Hb:VitE缺乏(早产儿6-8周) 药物或其毒素引起免疫溶血:青霉素、奎宁、磺胺等,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红细胞酶的缺陷 可引起新生儿期贫血和黄疸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病 中国两广高发:广东6.3%,广西9.2% X染色体长臂基因,男:女 = 2:1 诱因:感染、缺氧窒息、酸中毒、氧化剂类药物 诊断:家族史、高胆、G-6-PD测定,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PK)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发生率1.2-3.4%,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红细胞形态异常 特点:黄疸、脾大、网织红增多、

7、红细胞脆性增加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常染色体显性,10-20% 散发 50%新生儿期出现症状 涂片:小球形红细胞,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 涂片:椭圆形、卵圆形、雪茄形、碎裂红细胞 多在生后6-10周发病,新生儿期少,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遗传性东南亚卵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 原因不明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不规则、扭曲、染色深、有棘刺状突起 可见于G6PD,PK,Vit E缺乏等,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血红蛋白病 正常Hb四联体2 ,2 地中海贫血 家族性单基因常染色体

8、隐性遗传 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纯红细胞再障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正色素性大细胞贫血,RBC表面有i 抗原 EPO增加,不能促红细胞生成(红系干细胞缺乏) 感染 获得性, 先天性 营养性缺陷 铁、叶酸、B12、 先天性白血病,早产儿贫血,生理性 生后4 8周大最低值 1.2- 2.3Kg:9614g/L 1.2Kg: 7814g/L 原因: RBC寿命短 生长迅速,血容量扩大导致稀释 EPO生成减少 医源性失血 营养因素,早产儿贫血,相关营养因素 铁 胎儿期恒定铁含量75mg/Kg 存在形式:血红蛋白铁,组织铁,贮存铁 铁贮存量 出生Hb 足月儿骨髓铁贮存20-24周耗

9、尽,早产8周,早产儿贫血,补铁 缺铁与早产儿贫血不成正比,早期补铁不能预防Hb 生后2周至2个月开始,持续12-15个月 量:1.5-2.5Kg:2mg/Kg.d 1-1.5Kg:3mg/Kg.d 铜 促进铁的吸收和贮存铁的释放 早产儿需铜量:80ug/Kg.d Vit E 抗氧化剂? 叶酸,贫血诊断,贫血诊断,病史 家族史:遗传性疾病 母亲病史:孕期用药、感染 产科病史:前置胎盘、产伤 贫血出现时间,有无黄疸,贫血诊断,实验室 RBC计数、Hb、Hct 网织红细胞:出血和溶血 ,产生障碍 周围血涂片:RBC形态异常 胆红素:溶血性和内出血 ,外出血 Coombs:免疫性溶血 其他,输血疗法,

10、指针(争议) 24小时内,V Hb 10%血容量 有心肺疾病时放宽输血指针 出现贫血相关症状,输血疗法,血源选择 新鲜、库存 全血(Hct = 0.4)、红细胞(Hct = 0.66) 同型血(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外) 输血量 10-15 ml/Kg 须全血量=W (预期Hb- 实际Hb) 6,输血疗法,输血前准备 交叉配血定血型 HIV、乙肝丙肝、梅毒、CMV等筛查 静脉通路,PICC、UVC一般不用于输血 有心衰患儿输血前利尿剂,输血疗法,不良反应 过敏 溶血 发热 感染 血型不合 心衰,输血疗法- 早产儿贫血,预防早产儿贫血,EPO 铁剂补充 生后2周至2个月开始,持续12-15个月 1.5-2.5Kg:2mg/Kg.d 1-1.5Kg:3mg/Kg.d 足月儿-大量失血 2-3mg/Kg.d,3个月-1年,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