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2702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又称降压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及防止如脑、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18.6kPa)以上,或舒张压在90 mmHg(12.0kPa)以上者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095%)和继发性高血压。,2,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第三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第四节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第五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3,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心脏功能 回心血量 血容量 外周血管阻力 1、利尿药:氢氯噻嗪等,心输出量

2、,4,2、交感神经抑制药,神经中枢(可乐定) 神经末梢(利舍平) 受体(普萘洛尔,哌唑嗪, 拉贝洛尔),神经节(美卡拉明),5,血管紧张素原 肾脏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 缓激肽水解 血管紧张素受体1,3、RAS抑制药,缩血管,增高外周阻力,醛固酮,水、钠潴留,6,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4、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硝普钠,肼屈嗪等,7,抗高血压常用药,1、利尿药 2、钙拮抗药 3、受体阻断药 4、ACE抑制药 5、血管紧张素受体(AT1)阻断药,8,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般认为利尿药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使细胞外液和

3、血容量减少。 长期应用利尿药,当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已逐渐恢复至正常时,血压仍可持续降低,其可能机制如下:因排钠而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并通过Na+-Ca2+交换机制,使胞内Ca2+量减少。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9,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长期大量使用氢氯噻嗪除引起电解质紊乱外,尚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使用低剂量可避免代谢方面的副作用;长期用药应合用保钾利尿药; 高肾素血症可合用受体阻断药克服之。 伴高

4、血脂患者可改用吲哒帕胺。,10,二、钙拮抗药,钙拮抗药能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能松弛平滑肌、舒张血管,使血压下降。 二氢吡啶类:对血管平滑肌有选择性,较少影响心脏,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对心脏血管均有作用,如维拉帕米。,11,硝苯地平(nifedipine),L-型钙通道的阻滞药,临床用于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可单用或与利尿药、受体阻断药、ACEI合用。 降压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搏出量增加,合用受体阻断药可对抗此反应而增其降压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脸部潮红、眩晕、心悸、踝部水肿等。其引起踝部水肿为毛细血管前血管扩张所致,可为ACEI对抗。,12,氨氯地平,为新一

5、代二氢吡啶类长效钙拮抗药,每日服用一次,降压作用能平稳地持续24小时。 用于治疗高血压,并能减轻或逆转左室壁肥厚。,13,三、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通过以下途径降压: 1、减少心输出量 2、抑制肾素释放 3、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4、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 用于各种程度原发性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对高血压伴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者疗效也较好。,14,其他受体阻断药,选择性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的作用优于普萘洛尔,它们在低剂量时主要作用于心脏,而对支气管的影响小,对伴有阻塞性肺疾患者相对安全些。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6、15,四、ACE抑制药,降压效果好,对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和伴发疾病具有良好影响,是伴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既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有顽固性干咳、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常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16,五、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竞争性拮抗AT1受体,对抗AngII的药理作用,产生降压作用。此外尚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对抗利尿药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尚有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等。坎地沙坦为目前该类药物最优者。,17,第三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 【药理作用及机制】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并可抑制胃肠分泌和运动

7、,因此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激动中枢2受体, 抑制交感神经中枢传出冲动,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2、激动中枢咪唑啉1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致血压下降。,18,【临床应用】,可乐定可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药无效时。 预防偏头痛 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 【不良反应】口干、便秘、嗜睡、停药反跳等。,19,莫索尼定,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主要作用于咪唑啉I1受体 降压效果良好并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 不良反应少,无显著的镇静作用,无停药反跳现象,,20,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肼屈嗪:扩张小动脉而降压,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引起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

8、硝普纳:对小动脉和静脉均有扩张作用。为高血压急症首选药。,21,三、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吩、美卡拉明 可阻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产生的效应根据两类神经节对该器官的支配以何者占优势而定。 在血管上是交感神经占优势,所以,阻断神经节后,使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和排出量下降,而产生降压作用。 副作用太多,只用于高血压危象等。,22,四、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最大的优点是对代谢没有影响。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合用受体阻断药及利尿药可增强降压效果。 首次给药可致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称“首剂现象”,在直立体位,饥饿、低盐时较易发生。将首次剂量减半,并在临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23,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主要通过影响儿茶酚胺的储存及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利舍平:阻止囊泡对递质的摄取,妨碍对递质的储存,使囊泡内递质耗竭。作用弱,不良反应多,已不单独使用。 胍乙啶:起到膜稳定作用,阻止递质释放。用于重度高血压。,24,第四节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吡那地尔、尼可地尔 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肾素抑制药:依那克林、雷米克林 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 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25,第五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保护靶器官 平稳降压 个体化治疗 联合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