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677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故知新】 1、敌后战场抗战史实? 2、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名称、时间、特写? 3、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 4、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漫画:磨好刀再杀,【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如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哪些斗争?,材料一、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A、全国人民:,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

2、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渴望和平、反对内战,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材料二: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 月20日, 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B、国民党: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策略:假和平,真内战,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材料三: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

3、中国。,C、中共的主张:,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2、国民党: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3、共产党: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 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一、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4、主要矛盾的变化: 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的矛盾,(3)结果:,斗争焦点:,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行的斗争,(一)政治:争取和平的斗争,2. 重庆政协会议,结果:,时间:,(3)结果:,斗争焦点:,(3)结果:,2. 重庆政协会议,斗争焦点:,(3)结果:,思考1:哪些事实能够证明蒋介石搞的是“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1)谈判

4、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和平诚意。 (2)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二)军事上:进行内战,2、战略防御(1946.61947.6),3、战略反攻(1947.61948秋),5、胜利阶段,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4、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三)经济上: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意义,陕 北,山 东,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1946.61947.6),2、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即

5、时训练1,(2012年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 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 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民 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 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 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A,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三大战役),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示意图,1948年9月1948年11月 东北人民解放

6、军 共歼敌47万多人 东北全境解放,关门 打狗,黄百韬,黄维,杜聿明,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华东、中原野战军 歼灭敌军55.5万人 为解放长江以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淮海战役示意图,围点打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华北、东北人民解放军 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人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平津战役示意图,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分割包围 瓮中捉鳖,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战果:三大战役共歼灭、收编敌人150多万,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来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5、胜利阶段渡江战役,1.北平和平谈判 (1)背景 (2)结果,2.渡江战

7、役,(1)时间 (2)指挥 (3)结果 (4)影响,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国民政府覆灭,思考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

8、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三)经济上: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战争胜利的有力保证。,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陈毅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标志、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3)世界: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回顾历史,放眼全球,总结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 194

9、9年10月新中国成立,2、意义:,【合作探究】,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主题作了怎样的努力?,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努力:19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 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二、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二)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1946、61947、6),(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3)决战阶段(1948

10、、91949、1)三大战役,(4)胜利阶段(1949、4),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意义,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三)经济上: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回扣记忆,即时训练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9)1948年6月,华 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 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 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 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 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A. 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

11、已被消灭,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 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政党 1924-1927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 开展国民革命,进行北伐战争 1927-1934年 土地革命战争 毛泽东开辟一条马列主义与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1934-1936年 红军长征 保存了实力,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7-1945年 国共第二次合作 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1946-1949年 解放战争 中共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小农平均主义思想,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推翻清王朝,结束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反帝反封,马列主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