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6771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zh)乎?”,两小儿辩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1.春江水暖鸭先知 品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是所谓的“知”。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哲人的思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2、知,文题解读,2.犹抱琵笆半遮面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6、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0、 子贡问政。子曰

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拨开云雾见天日 翻译课文(17则),积累重点词语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拿他也没有办法),【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呀!,3.子曰:“过

4、而不改,是谓过矣!”,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译文】君子犯了错误,好像日月蚀,他犯了错误,人们都看见了;他改正过错,人们都景仰他。,5.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义,不是道义光大人。”,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并且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怨恨了,【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掩饰。”,4.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以致用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17则),分别从“求知、为人 ”等

5、方面给于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1.求知-实事求是 2.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错能改,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知之为知之 不知网络知,不思进取、无计可施,角度:为人-知错能改,正视错误重要,而改正错误更重要。 “人非圣贤,

6、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高晓松 知错就改是条汉子,为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5.唯见江心秋月白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

7、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课后作业:,1、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 ,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 6、,。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 7、 岁寒,。 8、 逝者如斯夫,!,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可以行之哉?,然后知松柏之后,不舍昼夜,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选文8,【译文】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

8、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任何成功都不可急于求成,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它靠什么行走呢?”,选文9、10,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

9、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评析】 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

10、两。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 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竖立起了威信,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的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全国。,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选文11、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11、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评析】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青松 作者:陈毅 元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坚的精神。,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

12、的启示:,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处世-责己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4、治国处事-“民无信而不立”,5、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课堂小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名句默写,1、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 ,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 6、,。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 7、 岁寒,。 8、 逝者如斯夫,!,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可以行之哉?,然后知松柏之后,不舍昼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