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670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考点1 “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两次鸦片战争(对应学生用书第39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3)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2)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概念阐释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口岸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

3、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

4、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轻巧识记 数字法归纳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5、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史料二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史料解读

6、(1)解读史料一,依据“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概括作者的核心论点。该史料反映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2)解读史料二时应抓住关键词“近代文明”来理解。该史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运用(1)阅读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提示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2)史料二中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提示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的转折点。(3)史料二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

7、提示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史论归纳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2)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3)社会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5)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8、。(6)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7)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史料一朝鲜对清朝称臣纳贡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史料二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

9、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史料解读历史评价类试题切合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体验探究”的理念,符合新高考“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命题方向,较多的设问方式是“评价”“影响”“作用”等。回答此类试题:一要坚持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二要求把

10、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和历史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本题对朝贡体制和国际法的分析评价,要注意结合当时的世界潮流。“朝贡体制”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心态有悖于现代文明,而作为不平等条约补充的国际法也充满了殖民色彩。史料运用(1)史料一概述了清朝朝贡体制的范围、礼仪及主要方式。根据史料一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提示内容:主要涉及周边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礼仪体现中国“天朝上国”地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维护朝贡制度的主要手段。评价: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自满心态和小农经济的自我封闭性,并逐渐脱离世界潮流。(2)史料二介绍了

11、国际法及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根据史料二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提示特点:成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了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影响: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史论归纳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

12、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17天津河北区高三质检)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

13、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A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推动中国司法改革,使西方法律传入中国,使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产生了深刻变化,说明领事裁判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推动近代中国司法近代化,故A项正确;B项忽略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作用,错误;领事裁判权使外国人在中国免受中国法律处罚与司法审判,是不对等的治外法权,故C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仅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4、国家的标志,故D项错误。2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中国写给英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A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逐步崩塌C中西方地位平等 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B材料主旨是英国要求中国政府不能再歧视它,不要再把它当做蛮夷看待。材料没有涉及不平等条约内容,没有体现出中国主权的丧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写给英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可看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天朝体制逐步崩塌,故B项正确;此要求反映出当时中西方地位不平等,故C项错误;此要求反映的是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凌驾于西方之上,故D项错误。3(20

15、17濮阳高三模拟)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 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破坏了广州的对外贸易,但不是导致广州对外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故B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同时作为通商口岸被开放,因此广州对外贸易受到新通商口岸冲击,故C项正确;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4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