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13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6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6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要求的。1礼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些规定A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D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2下列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D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3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唐代旧的门阀

3、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4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影响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分散相权的需要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5“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6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460,宋朝皇祐前则约为1:929。唐宋官民比例的变化

4、A说明官员定额渐趋正常B表明宋代官僚机构庞大C推动科举制度不断完善D反映唐代政府效率低下7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8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指边疆官职)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入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A促进了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感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C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

5、化素质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9“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在清代的出现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妨碍了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10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者对南京条约的不同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

6、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12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B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C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D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13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

7、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继续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责任内阁制度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5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B辛亥革命带有时

8、代局限性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16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毛泽东的这种“大胆尝试”A指导了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人民军队B标志着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D探索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17梁漱溟说:“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的。”他意在说明A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日本

9、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8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A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C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D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19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台湾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A有利于国家的和

10、平统一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D反映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20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显示:1989年至2008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超过140万件,结案率为99.7%。这主要反映了A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B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C国家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D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21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伯利克里在公民大会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

11、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仍被废黜和罚款。这反映A伯利克里对决策失误应该负责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C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雅典民主D伯利克里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22古罗马和古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推动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2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B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C首相掌握行

12、政权受议会监督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4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却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A采取强制措施保护黑人受教育权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C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25有德国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的”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更有德国史学家称德意志帝国的宪政机构是一畸形“怪胎”。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能说明其观点的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B帝国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主席C明确了内阁宰相对议会负责D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26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

13、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改革比较彻底B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逐渐过时C科学理论要顺应时代进步而发展D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27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列宁意在强调A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必要性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C暴力夺权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D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281949年1月20日,

1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满足人民的各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A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提高B经济不发达地区易陷入专制统治C美国致力于战后各国均衡发展D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手段291955年万隆会议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A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B表明不结盟运动兴起C推动亚非国家联合自强D体现了求同存异原则30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边境上的苏联驻军,由10个师增加到54个师、100万军人,大有剑拔弩张之势。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竟达4189起之多。这些事件导致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终止B中国对外战略出现大调整C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减弱D美苏争霸中苏联转守为攻31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1964年,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新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