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499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1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1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历史(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作为大一统的主要因素,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2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

3、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C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解析】“宽袍大袖”者应该是豪强地主,酿酒画像、仓房等体现的是酿酒作坊,所以材料反映的主题就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酿酒并非源于东汉,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匠户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酿酒业并非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3宋明时期民间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

4、。这说明当时A社会风气日益败坏B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C儒家伦理逐渐普及D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解析】根据“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重视道德教化,“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王守仁是宋明理学的代表,说明儒家伦理逐渐普及,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说明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是具有代表性的公约,不能得出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BD错误。【答案】C4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

5、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雍正年间制定的“冲繁疲难”制度不仅打破了天下州县官尽由吏部选用的权力格局,而且更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选用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变化,故AB项排除。【答案】D5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知县徐赓陛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

6、又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A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C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解析】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封建势力的阻碍,同时又依附于封建势力,因此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故答案为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改变了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答案】D61936年,历史学家范文澜以通俗的语言写成大丈夫一书,以“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的标准,选取了从西汉到明代的25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

7、于为国捐躯的大英雄,并“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这表明A道德标准有助于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B史家应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历史解释C呼应世俗趣味的历史写作才能体现其价值D史家对叙事对象的选择彰显了其价值取向【解析】根据“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选取了从西汉到明代的25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勇于为国捐躯的大英雄”可知,范文澜重视道德修养,宣扬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彰显了其价值取向,D正确;历史人物的功与过不能以道德标准衡量,应以生产力标准衡量,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不断调整历史解释”,排除B;C项表述错误,史料的历史价值不在于“呼应世俗趣味”,而是客观、真实,C错误。【答案】D71

8、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B项。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

9、已取得基本胜利,排除A项;1949年一届全国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答案】B8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干、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问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C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D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已经完成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10、,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是在1980年,故B项和材料逻辑关系错误;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是在1958年,故C项错误;“三包一奖”制度的推行能够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答案】D9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A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B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C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D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解析】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成果,“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表明在平民的斗争下,罗马法得到进

11、一步发展和完善,A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C项“罗马帝国”表述错误,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10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解析】材料“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反映了生产规模较大,而动力机器的技术水平高于珍妮机或骡机,这说明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当

12、时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分工细密的问题,故C错误;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错误。故选B。【答案】B11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启蒙运动之大成【解析】百科全书派属于启蒙运动,主张理性主义,而法国当局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这说明启蒙运动思

13、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遭到旧势力的压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而是强调这说明启蒙运动遭到旧势力的反攻,故A错误;“百科全书都是唯物主义者”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虽然百科全书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但并不能说明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之大成,故D错误。故选C。【答案】C12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A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B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D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解析】根据“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

14、高潮”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民粹主义泛滥与全球化遭受逆袭具有很强的内在因果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剧烈的全球化虽然造就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国际国内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遂使民粹主义取得了空前广泛的民意基础,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民粹主义运动反全球化,并非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B错误;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比较完善,公民意识较强,“开始觉醒”表述错误,排除D。【答案】C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题第17题为选考题

15、,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