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6165321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与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工作总结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我局抢抓精准扶贫机遇,用好用活国土政策,强化目标导向、责任担当、问题意识,推动扶贫领域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确保如期完成专项扶贫目标任务。现将我局涉及的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紧扣脱贫“这一主题”精准项目规划布局在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和现场督导、指导下,我局始终把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放在脱贫攻坚的大局中统筹谋划、统筹推进,坚持与扶贫规划、产业规划、基

2、础设施建设规划相互衔接,项目优先落实到贫困村和边远、边角、边界“三边村”。一是紧扣脱贫攻坚精准项目布局。按照脱贫攻坚规划,我局在全县建档立卡51个贫困村中实施扶贫专项土地整治项目1个,即省投省投资xx县长田乡庙子岭村盘石村岩门子村土地整理项目(其中庙子岭村、盘石村为贫困村)。建设规模11686.6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562.61亩,预计新增耕地777.51亩。项目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45户,贫困人口1475人。二是围绕产业发展精细项目规划。根据项目区基础条件、田块布局、产业优势等,做细项目规划,在以高标准建设农业为导向的区域重点规划路网设施;在以水旱轮作为导向的区域重点规划渠系设施;

3、在以粮食生产为导向的区域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等设施,全面提高土地整治的适应性。三是倾听群众心声精深项目设计。项目规划设计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村组干群的意见建议,了解项目区内现有规划布局及乡村振兴的构想,在田块布局、渠系规划和路网的定位上,让村民充分体验项目建设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二、明确目标,注重实效结合我县财政实际情况,积极向省市争取项目,实现国土项目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产业培育布局在哪里。坚持项目拼盘打基础。叠加易地扶贫、土地整治项目政策,融合易地扶贫搬迁、通组道路等涉农工程,优先覆盖水、路成片推进扶贫工程,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

4、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整体规模,产生集聚效应。通过项目实施,共建设完成整治(配套)渠道16083米;整治山平塘8口;新建蓄水池20口;整治C30砼田间道路3.0米宽10723米;整治(配套)生产路1.0米宽2178米、整治(配套)生产路2.0米宽5755米。从根本上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实施期间,鼓励施工企业利用当地贫困户劳动力80余人/次,使贫困户实际累计增收16.0余万元,初步改善了项目区贫困户生活条件。同时,通过格田整理、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投入使用,支撑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如长田乡庙子岭村流转稻田600余亩用于大闸蟹养殖(稻田+建设),建成牛蛙养殖基地一个(约30亩)

5、;岩门子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用于养殖、果树种植;盘石村流转土地100余亩用于花椒种植基地;同时,根据盘石村产业结构发展需要,我局正在投入28万余元建设高效节水提灌站一个。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的改善贫困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能初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达到助推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和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三、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我局就项目的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局长朱诚同志、长田乡党委书记为组长,长田乡分管领导、xx县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相关股室、项目区村委书记、村主任为成员的xx县2018年度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项

6、目工作协调小组。由局分管领导和项目区分管副乡长具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监管,xx县土地整理中心、监理单位、局派驻项目区国土资源所、所涉村委会具体负责项目工程建设质量、资金拨付、进度和安全生产等管理、监督。项目实施以来,市、县局领导多次莅临项目区督导工程进度、质量等。四、提前谋划,经费落实到位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83号)和xx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22+1个扶贫专项2018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xx脱贫办20189号)等文件相关要求, 2018年度,我局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1个项目,即省投资x

7、x县长田乡庙子岭村盘石村岩门子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预算总投资1269.28万元。财评后到位资金: 1212.15万元。目前施工费按合同约定拨付至60%。五、狠抓纪律,强化巡查督导一年来,我局全面开展国土系统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狠抓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作风监管,坚决杜绝“四风”问题。一是进一步严格把控项目实施程序,强化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二是健全督查机制,由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定期就项目的建设及管理到项目区实地督导,成立了xx县2018年度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项目工作协调小组,以局领导局长朱诚同志、分管领导石小勇亲自抓落实。六、存在问题(一)因受工程调

8、整(高效节水工程)的影响没能按实施方案完成。(二)缺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七、下步工作打算(一)加强与省、市、县各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成。(二)由于国土部门体制改革,但为了来年及时向上争取资金,我局已储备项目3个,拟申报为省级财政投资项目(xx县天师镇、永兴镇、甘棠镇),预算总投资4058.84万元。来年里,我局将积极借鉴兄弟单位扶贫攻坚先进经验,总结不足,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创新落实工作举措,扎实推进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在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国土力量。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一、基本情况*县位于*市西北部,*河和*河

9、上游,西北与*为邻,东靠*,东南和*相连,西南和*接壤,地理坐标北纬363333372427,东经10728571083249。海拔1229.01803.3米。县境东西宽79.9公里,南北长93.6公里,总土地面积3791.5平方公里。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构建用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主动服务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更主动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有效地加强土地监管,严格落实“十分珍惜

10、、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为前提,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统筹安排各类区域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同时,稳固并提升*县在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的地位与排名。三、*期间的取得成效*期间,*县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在*期间,实施省级土地整治项目规模700公顷;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

11、0个,规模20000亩,新增耕地*000亩;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17万亩;组织申报实施增减挂钩项目5个,总规模面积2474亩,可使用周转指标2297.6亩。耕地保有量达到530000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485000亩以上,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0平方米以上。耕地及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基本完成*的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目标。四、用地指标测算期限及依据测算期限为20*年至2020年,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和2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资料以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五、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依据

12、20*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5682717.30亩,其利用现状如下:(一)农用地5482559.85亩。1、耕地656363.55亩;2、园地222178.80亩;3、林地2331845.40亩;4、牧草地2*73.10亩;5、其他农用地110499.00亩。(二)建设用地99654.30亩。1、城镇用地13275.30亩;2、农村居民点用地40035.0亩;3、采矿用地28050.60亩;4、公路用地8*6.20亩;5、水库水面7995.75亩;6、水工建筑用地523.65亩;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7.80亩。(三)未利用地100503.*亩。1、水域33871.35亩;2、

13、自然保留地66631.8亩。六、城镇化体系建设中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及实施保障措施(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指标:借双退工作,耕地核减23.3万亩,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达到41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核减*.3万亩,保持在32.2万亩以上,并逐步提高质量。2、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护纳入乡级人民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二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先补后占政策,否则,坚决不予报批。三是积极争取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证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期间,计划实施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批,项目规模

14、25000亩左右,预计增加耕地面积23000亩;实施治沟造地21000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4000亩。(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多途径释放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潜力,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存量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居民点等低效用地的用地效率得到全面提升。1、指标:到2020年园地面积增加22471.2亩,达到244650亩,增幅率为10.1%;林地面积增加74*4.60亩,达到2406000亩,增幅率为3.18%;草地面积减少*9323.1亩,减少到2002350亩,下降率7.3

15、7%。2、措施:在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建设思路,以建设“三个百万亩基地”为主要内容,加大宜林荒山的营造力度,减少荒草地面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项目,增加园地、林地面积。(三)实现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用地减少相挂钩。1、指标:预计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10万人左右,人均城镇用地面积由20*年*0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8平方米了,城镇建设用地由20*年的13275.30亩增加到2020年17100亩,增加3824.7亩,增幅率为28.81%;石油能源、独立工矿等用地面积由20*年28050.60亩增加到2020年39300亩,增加

16、11249.40亩,增幅率为40.1%;农村居民点由20*年40035亩减少到35900亩,减少率为10.3%。计划收储各类重点项目用地*00亩,争取增减挂钩省市域流转项目*00亩。2、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以往每年市上下达我县用地指标为500亩左右,这一指标与我县的实际用地需求还有差距,因此,“*“期间,我们将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实现每年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1000亩;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增加耕地面积。遵循依法运作、保障农民权益,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围绕”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依据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增减挂钩“专项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