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065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某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 语文(二)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完成1-3题。漫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飞天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意天乐神。他们原是印度古神话与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一对恩爱夫妻。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这是飞天的兴起时期。此时深受印度和西域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北凉时期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珰,头束圆髻,或戴花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

3、,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十分相似。初创时期,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体比例逐渐修长。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起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从西魏到隋代,这是创新时期。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天相交流

4、、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音神的乾闼婆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天乐神的紧那罗亦飞翔于天空。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敦煌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

5、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从初唐到晚唐,这是鼎盛时期。唐朝时,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了。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策、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了前期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在艺术造型上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衣饰上

6、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神态上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从五代至元代,逐渐走向公式化,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摘自寻根,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天不是一位神,它是天歌神天乐神的合体,他们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B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时期的飞天,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C中原式飞天,是中原洛阳人在莫高窟里塑造的,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D成熟时期的唐代飞天,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飞动之美。【答案】D【解析】A项错失前提。“飞天不是一位神”,这只是从起源的角度来说,“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也不对,原文是“他们原是印度古神话与婆罗门

7、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一对恩爱夫妻。”B项外延扩大。“运笔豪放”等特点是北凉时期的飞天。C项偷换概念。不是“中原洛阳人”而是从洛阳带来的中原画风,不是简单的塑造,而是“新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按照兴起、创新、鼎盛、衰落四个时期的顺序论述了敦煌飞天的演变过程。B文章从所画的范围、造型、艺术特点等方面简述了北凉与北魏莫高窟飞天的差异。C介绍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时期的飞天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D在论述敦煌飞天的演变时,时时描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使文章具体可感。【答案】C【解析】只是“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这一段主要是说明飞天在中

8、国有哪些创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所以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B如果没有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变化,也就可能没有中原式飞天。C唐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造型上与唐前期有很大的不同,与时代的变化有关。D敦煌飞天的演变是时代的演变,没有唐前期的时代精神就没有唐飞天的飞动之美。 【答案】A【解析】强加因果,文中“所画的范围”不是指所画的对象,而是指所画的位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杀 羊雁戈村主任家的院子里围了一圈人。他们当中,有腰里系着围裙、手上拿着锅铲的;有一手戴着手套,一

9、手提着烘笼的;有头上顶着帽子,鞋里光着脚的看上去,他们来得都很匆忙。都腊八节了,又有谁不忙呢?村主任也很忙。一大早起来,他便去麦老汉的羊圈里挑了两头肥羊。一头纯白,另一头也是纯白。趁还没立春,得把羊送出去,一头给书记,一头给乡长。毛色一样,轻重也得一样。都是做得了主的人,让谁吃亏都不好。村主任把整个羊圈几乎翻了个遍才挑出这两头羊来。麦老汉打包票说两头羊的重量相差不会超过半斤。结果他却看走了眼,一头羊比另一头羊重了一斤八两。麦老汉半天都没把秤放下,冲村主任直眨眼。意思非常明了,就是问村主任该如何是好。村主任不眨眼,只皱了一下眉,笑呵呵地说:“把一斤八两抹了,两头羊给一样多的钱,不就平了?”确实平

10、了!麦老汉左手摊着书记那头羊的钱,右手摊着乡长那头羊的钱,像被点了穴道,嘴巴半天都没合拢。麦老汉的老伴儿也不说话,只顾拿拌食的木棒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给羊喂食的木桶。羊被套上了草绳,却不肯跟村主任走,蹬直了腿往木桶那边挪,直把草绳拉成了一根笔直的棍子。麦老汉蹲下身子,把老伴儿的手和木棒一起摁住,两头羊才跌跌撞撞地跟在村主任身后上了路。村主任一走,麦老汉的老伴儿甩开麦老汉的手,“价钱这样便宜,还要短斤少两,本都够不了!”抱怨过后,老伴儿的眼里便有些潮湿。麦老汉叹口气,安慰老伴儿说:“你也别恼。村主任刚才在羊圈里说了,上回开的证明乡里已经盖了章,等他把羊杀了,就让我去拿。”“你不会是哄我吧?”老伴儿半

11、信半疑地斜了麦老汉一眼,提着木桶怏怏地进了羊圈。麦老汉没有哄老伴儿,村主任也没有哄麦老汉,村主任院子里的那一圈人围住的正是麦老汉的两头羊,杀羊的胡屠夫和指挥杀羊的村主任也被围在中间。两头羊都是公羊,脾气暴,性子烈,见不得胡屠夫眼里的那股子气焰,挣断草绳把胡屠夫撞了个四仰八叉。那些拿着锅铲的、提着烘笼的、戴着帽子的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羊站住了,腿直愣愣地撑在地上,耳朵直愣愣地竖在空中。村主任朝其中一头羊努努嘴说,“这头是书记的!”又冲另一头羊努努嘴说,“这头是乡长的!千万别让它们跑了。”于是,拿锅铲的扬起了锅铲,提烘笼的举起了烘笼,戴帽子的摘下了帽子可是谁都不敢近前。人和羊就这样对峙着,连时间都

12、像凝固了一般。是麦老汉的到来打破了院子里的僵局。两头羊先是机警地竖起耳朵,紧接着就撒起欢来,用羊角在麦老汉的腿上蹭来蹭去。麦老汉顾不上跟羊亲热,给村主任敬了根烟,接着又给胡屠夫散了一根,本想依次散下去,却发觉烟盒里的烟不够。他只好把烟盒攥进手心,冲大伙儿抱歉地笑笑,回头对村主任说:“我想把我的证明拿回去。”村主任愣了愣神,从裤兜里扯出一张纸,展开打量了一眼。麦老汉忙伸手去拿,村主任却捏在手里,往后扬了扬,说:“等把羊杀了,就给你。”麦老汉瞅瞅胡屠夫,又看看村主任,叹息一声,从地上捡起挣断的草绳,一手搂着一头羊的脖子,在它们耳边说了几句什么,两头羊便乖乖地躺下,任由麦老汉绑了它们的腿,再也动弹不

13、得。“谁叫你们要变羊呢?”麦老汉摸摸一头羊的角,又摸摸另一头羊的角,缓缓站起身背过脸去。那场面,他不敢看!全场先是一片肃然,接着很快便沸腾起来,掌声、跺脚声、锅铲击打衣服的节拍声此起彼伏。麦老汉背心一凉,忽然感到一阵钻心的痛。“谁叫你们要变羊呢?” 麦老汉揉揉发涩的眼睛,跌跌撞撞地挤出了人群。刚要走,一阵北风刮过,村主任手里的那张纸忽然传来奇异的颤声,麦老汉把团在嘴里的一口痰硬咽了回去,转过身重新挤进了那个圈子。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小说多处描写形形色色的“一圈人”,他们既是麦老汉遭遇的围观者,也是受害者。虽然他们不是小说主要人物,但是作者仍然

14、给予其以批判。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在短斤少两时,麦老汉嘴巴半天没合拢,老伴儿用木棒敲打木桶,表现出他们难以置信、无奈难言等复杂心理。C.在村主任的院子里,两只公羊暴起反抗;当麦老汉来时,两只公羊温顺被绑。公羊前后性子的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对村主任等人的嘲讽态度。D.小说以麦老汉卖羊、杀羊为明线,以麦老汉为拿证明而妥协为暗线,双线并行,互相包容,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使作品内涵更厚重丰实。【答案】D 【解析】乡里盖章的证明只是麦老汉卖羊、杀羊的根由,不能看作暗线。5“谁叫你们要变羊呢?”这句话在文末两次出现。请简要概括麦老汉言语时的心情。(5分)【答案】对两头羊命运的哀怜。对村主任等

15、人的不满。对自身被挟迫却无力反抗的遭遇的无奈和无助。对弱势群体不知反抗,且无力反抗的命运的悲叹。(回答正确一点给2分,回答正确两点给4分,答出任三点给满分)6有人评价,文章最后一段“画蛇添足”,删去后文章更具艺术感染力。是删去好,还是保留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删去或保留均可。(2分,仅表明态度不给分,态度含糊不清不给分)删去的理由:(人物形象层面)删去最后一段,麦老汉挤出人群没有返回,意味着选择了对丑恶的反抗。这彰显了麦老汉不屈从、不盲从、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层面)麦老汉选择反抗,令读者不禁为他的命运担忧,小说的情节又起波澜,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小说主题层面)反抗的结局使小说的主题于深沉中见“亮光”,正义、良善最终战胜丑陋和邪恶,生活仍有希望。(时代要求层面)对村长等人的行动批判倾向更加鲜明,弘扬正气更符合时代旋律和社会要求。保留的理由:(人物形象层面)保留最后一段,麦老汉挤出人群又回到人群,意味选择了对丑恶的妥协。这种妥协的性格特点与前文被要挟而顺从是一致的。(故事情节层面)前文情节没有明显的暗示或伏笔,结尾处如果安排麦老汉的性格发生突变,就会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