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607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有一个梦想,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检测,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文】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领悟】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苍天自然也无回应,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文】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领悟】此句读来使人不禁情动意

2、摇,神思黯然。所有沧桑离别愁思,都一一呈现,就像看到一个迟暮老人脸上挂着悲伤,让人有些绝望。,导入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故事 1956年,在蒙哥马利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之后,马丁路德金发起了抵制公车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马丁路德金中弹了。他的妻子和伙伴们将其送往医院,一位名叫露西的白人医生救治了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是露西的偶像,她虽然身为白人却非常的厌恶种族歧视,她爱着马丁路德金,而马丁路德金也被这个白人姑娘深深地吸引着。在出院的时候,他问她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工作,露西立即就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她知道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妻子,她知道自己无法成为他的妻子,但是她爱他,她

3、只想默默地陪在他的身边。,但是马丁路德金并不想让这个让人喜爱的姑娘浪费她最美好的青春,便为她安排了一场相亲晚宴。但是在这一场相亲晚宴之后,露西就消失了。她从南方给他寄了一封信,告诉他她的心意。 没有了露西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变得消瘦,变得毫无斗志。他的妻子非常心疼他,况且也喜欢那个可爱的白人姑娘,便开始着手寻找露西。她将写有露西住址的纸条放在了他的手中,他在休斯敦一家破旧的医院找到了 露西。 露西的回来,让马丁路德金重新振作了起来。露西将自己在休斯敦医院的感受写了下来,交给了马丁路德金,于是,他写出了向自由迈进和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两部震惊世界的书籍。,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

4、者,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他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著作有向自由迈进。,2.背景解读,美国1861年的内战,虽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尤其在南部,黑人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在招待白人

5、的餐厅进食,不能与白人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北部的情况较好,但黑人的待遇仍然很差。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仅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台阶上,对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希望有一天黑人可以和白人平等地生活在一起。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

6、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3.文化常识,(1)演讲词 所谓演讲词,是针对某个问题在公开场合向听众阐明事理,发表自己见解的口头表达形式,是口语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演”就是用姿势帮助说话,用协调的动作和恰当的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讲”就是说明道理,阐明观点。演讲词有五个方面的要求:鲜明性。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性。按严格的逻辑进行阐述。新颖性。材料、论点、结论要有新意,对听众有启发。情感性。情感是演讲的必要条件,演讲者要充满激情,要与听众有和谐的感情交流。针对性。演讲者所讲的应是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给予听众以精神力量。,(2)林肯(18091865),他担任美国总统的时间(18

7、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初期,他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到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他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3)解放黑奴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

8、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废除了奴隶制,但战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二、基础积累,1.字音辨识 (1)单音字,答案:(1)f lio tu d zhng ch pi sh d n q do yng fn chu,(2)多音字,答案:(2)j/j l/lu bn/bn chng/chn y/y xun/xun,2.字形辨认,答案:(1)惊骇 言简意赅 尸骸 (2)缔造 谛听 啼哭 (3)镣铐 瞭望 缭绕 潦倒,答案:(4)磐石 钟磬 罄尽 馨香 (5)赎买 渎职 牛犊 尺牍 (6)署名 暑气,答案:(7)杀戮 戳穿 (8)签名 鉴定 (9)赝品 荣膺 (10)蜿

9、蜒 婉转,3.成语梳理,答案:对于事情没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无济于事:,答案:胸中充满义愤。,(2)义愤填膺:,答案:(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3)安之若素:,答案: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4)骇人听闻:,答案:心里焦急得像火在烧一样。,(5)心急如焚:,答案: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6)息息相关:,答案: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7)气壮山河:,答案: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浅显明了。,(8)不言而喻:,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本文

10、大量运用形象的比喻,文采斐然。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既妥帖又生动;把美国的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比做“空头支票”,形象又生动地写出了美国的黑人们一直被欺骗的现实。同时也点出了这次演讲的主要目的:将这张“空头支票”兑现,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也是对当局的绝妙讽刺,揭露了当局虚伪的嘴脸。 (2)大量运用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如:倒数第8段连用三个“凭借这信心”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着、充满了

11、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听众与读者的共鸣。,(3)感情充沛,感染力强。这篇演讲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感情充沛。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着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灵魂。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的失望,到要求兑现诺言的义正词严,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灿烂憧憬,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听众的心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了感染。,二、局部揣摩,1.演讲词开篇阐明了“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

1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话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的流

13、亡者”。黑人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2.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8自然段才提到我的“梦想”,那么,前17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参考答案:从体裁上看,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首先要有针对性,从作者来讲,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文章首先从黑人所面临的现实谈起,体现了演讲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现实,作者才产生了那样的梦想。同时也暗示人们,只有推翻这样的现实,才会使梦想变为现实。从二者之间的关系看,前者是后者的渊源,是后者产生的基础,后

14、者是前者的结果。所以前一部分必不可少,不能删去。倘若删去,会使后面的梦想缺乏基础,使文章显得突兀,感召力和说服力大大下降。,3.由演讲词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你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具体有哪些?,参考答案:能。第三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69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第二层(第10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16段),指

15、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方面: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涵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4.“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句话有何特色?有何含意?,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

16、作“爽朗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高考小贴士】,赏析句子特色类题目答题模式,(1)点明手法;(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3)注意分析与上下文的关系;(4)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探究争鸣,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非暴力”运动的领袖,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的做法是无效的,是软弱的,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思路提示一:马丁路德金不但在生前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且他的生日也早已被确定为美国的法定假日。这一切正证明了马丁路德金精神力量之强大,这也正是“非暴力”抵抗的精神力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