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59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专题 辛德勒名单(节选) (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性在复苏 辛德勒名单(节选),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检测,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领悟】 我们从孔子的一生中可以领悟到:一,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2.子曰:“温故而

2、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领悟】 对于所学,要时时温习。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的人有,但是太少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即使做到了过目不忘,也不一定就做到理解了。,导入阅读,德国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所以人们又叫它德国纳粹。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

3、国内的犹太人,宣称北欧雅利安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以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编剧:史蒂芬蔡利安,美国著名电影编剧。原著: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最成功的当代作家之一,富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情怀。1982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近40年之后写出控诉纳粹法西斯罪行、讴歌人类正义情感的长篇小说辛德勒方舟,11年后该小说被拍成电影辛德勒名单,使人类能够在战后半个世纪深刻反思当年的历史,对于

4、打击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一度甚嚣尘上的为法西斯翻案的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使托马斯成为一个广受人们爱戴的作家。,2.背景解读,托马斯的父亲和父亲的两个兄弟都代表英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父亲从非洲战场邮寄来的东西,给童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作辛德勒方舟与童年的记忆有很大关系。 他在英国的一家箱包店修理自己的旅行箱时,这家店的犹太老板给他详细讲述了辛德勒的故事,这位老板就是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托马斯由此萌发写作这个故事的念头,此后,他调查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情况,采访了包括辛德勒在内的很多当事人,完成了小说辛德勒方舟。,影片辛德勒名单是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

5、g)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经典影片。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19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高度。在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等7项金像奖。,3.文化常识,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

6、绝营。奥斯威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基础积累,1.字

7、音辨识 (1)单音字,答案:(1)ch qn xi bo ln tn t shn xi cn bn sn q do,(2)多音字,答案:(2)ln/ln chn/zhn jn/jn h/ h tio/tio,2.字形辨认,答案:(1)诀窍 抉择 (2)骚动 瘙痒 (3)赌注 堵住 (4)恻隐 侧面 测量,答案:(5)挖掘 倔强 崛起 (6)喧哗 寒暄 渲染,3.成语梳理,答案:形容没有什么可忧虑和担心的。,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无忧无虑:,答案:人人都很高兴,很满意。,(2)皆大欢喜:,答案: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3)慢条斯理:,答案:心神极为不安。,(4)忐忑不安:,答案:形容十

8、分担心和害怕。,(5)提心吊胆:,答案:奋勇直前,不考虑个人安危。,(6)奋不顾身:,答案: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7)无可奈何:,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美丑。 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且不谈他开始时的丑恶,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波及他的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作品写高斯对金钱、对犹太人生命的态度与辛德勒形成鲜明对比,高斯极度的兽性的丑恶反衬了辛德勒崇高的人性之美。,(2)设置悬念

9、,渲染紧张气氛。 如102镜头写到辛德勒“陷入了沉思”。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在想什么?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才明白,他是在考虑是否该挽救犹太人。再如当男人们安全之后,观众随之松了一口气,可女人们却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去享受“特别待遇”,她们的命运如何?观众为之捏了一把汗。,二、局部揣摩,1.标题“辛德勒名单”有何含意?,参考答案:辛德勒为了营救将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人,以生产军火需要大量劳力的名义,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购买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而犹太人只有上了“辛德勒名单”才能获得拯救。于是粗陋的打字机敲打名单的镜头是整个影片的一条主线,也是最不提神的沉闷枯燥的画面,也正是这主题

10、画面铅石一样顽固的重音和背景音乐羽翼一样舒展的柔声让人们沉闷不语思绪万千。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义人”,“辛德勒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也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名单在此成了犹太人的救生符,名单,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名单,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不被遗忘的一座墓碑。所以标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又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2.本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节选部分开头写“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雾,一群波兰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

11、空飘落”,一方面渲染了阴郁而恐怖的气氛,同时使生与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辛德勒手捻骨灰,心中充满悲怆,并深深思索,也为下文辛德勒良心发现,尽全力拯救犹太人做了铺垫。,3.“103内景”中的镜头:“辛德勒眼中已噙满了泪水。”“伊特兹哈克:我想还是现在喝比较好,要不然就来不及了。”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高考小贴士】,细节描写及作用,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其作用是:(1)刻画人物的性格。(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情节发展做铺垫。(3)深化主题。(4)表现生活环境,营造氛围。,参考答案:高斯

12、是一个纳粹典型,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点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容易,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4.在剧中,高斯对海伦的感情和做法充满着矛盾,透过这一形象,试分析这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三、探究争鸣,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辛德勒是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他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大发横财。然而战争结束后,获救的1

13、 000多名犹太人自发签名证明他并非罪犯,有人认为辛德勒的行为是“赎罪”,你怎么认为?,思路提示一:我认为是在赎罪,因为辛德勒利用纳粹战争,利用犹太人的劳动发了“战争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一个投机者,他利用战争得来的钱财是不义之财,这让他心里充满了愧疚,有一种罪恶感,所以,他想要赎罪。,思路提示二:我也认为辛德勒的行为是在赎罪,不过这是广泛的,目的不是出于个人的,而是针对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而言的,是为整个纳粹在赎罪,毕竟他们当初是相互依赖的。 思路提示三:我不这么认为,辛德勒的行为是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对于任何暴行,善良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思路

14、提示四:无论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一问题,都应该明确一点,无论是赎罪还是别的目的,这种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他都是出于人最纯真的本性,是人性的力量,都表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随堂检测 巩固学习,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感兴的诗学传统 ,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于近现代而言,因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激烈动荡,加之西方诗学理论、文学观念的融入,凡此种种宏大历史命题统摄下的诗学主流,莫不汲汲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反思与重塑,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方面。感兴的诗学传统虽 ,却也无从伸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

15、以来,一个具有“现代”品质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生活局面初具规模,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一种“生活现代性”崛起的历史形态中,( ),也感受到“新生代”“晚生代”创作不同以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明确呈现出一种拥抱生活、体味生活、吟咏生活的创作动向。这些作品有赞美、有质疑、有拥抱,也有反抗,但都在“我始终跑不出自己的生活”之大前提下,或是在商品的包围中“灵魂再度受洗”,或是感喟“缓慢的打工生活”。,或许新世纪诗歌所根植的现代生活形态较之传统而言已然 ,但其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试图以审美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生活本身的诗学意图,却是 的。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中国诗学,

16、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感兴的诗学”之复兴。,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 B.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 C.其间人性、审美等超出庸常日用抽象观念,成为了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方面 D.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方面,解析:B 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首先应判定病句是一个单句,然后划分句子结构成分。A、C两项前半句使得“人性、审美等”成为主语,无法与下半句衔接,属中途易辙;D项“权衡方面”搭配不当。所以答案为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是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