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56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第2课时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 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习目标 1.理解物种的概念。 2.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3.说出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 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可育,基因,(2)常见类型,可育后代,交配,基因交流,同一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地理隔离,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 和_ 不同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自然选择, 和 互不相

2、同 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 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生殖隔离,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 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2)结论: 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突变,基因重组,食物,栖息条件,基因频率,基因库,隔离,例1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答案,解析,解析 物种间必然存在隔离,不管是地理隔离还是生殖隔离,导致的结果是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使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变大,地理隔离是一个量变过程,只有足够长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生殖隔离。,例2

3、(2018济宁高一检测)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解析 图中a表示由于地理隔离使原种群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种群甲和乙,物种的大爆发不是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人工诱导多倍体新物种的形成也不用经过途径a形成;表示变异,它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过程表示自然选择

4、,它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品系1和品系2还是同一物种,要经过长期进化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物种1和物种2。,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 (1)共同进化的含义:指生物的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 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 口器。 斑马的奔跑速度加快 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共同进化,共同进化,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由于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 ;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进行 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

5、也随着大气中氧气含量的上升,臭氧层逐渐形成,为生物的登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共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无氧呼吸,有氧呼吸,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内容: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 。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 3.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事件 (1)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 ,加快了进化速度。 (2)第三极 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3)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基因,生态系统,进化,化石,基因重组,消费者,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中性突变学说:大

6、量的基因突变是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的逐渐积累,而不是 。 (2)间断平衡学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 与 交替出现的过程。,中性的,自然选择,中性突变,长期稳定,迅速形成新种,例3 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亲代与子代之间 A. B. C. D.,答案,解析 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解析,例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

7、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答案,解析 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早登陆的生物为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解析,学习小结,隔离,无机环,境,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种间,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 (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2)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 (3)只要能够交配便是同一物种( ) (4)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食者的生存( ) (5)共同进化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 (6)生物进化理论已停滞不前,不再发展( ),答案,

8、1,2,3,4,5,2.(2018淄博高一检测)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A.它们的食物种类要相同 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 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解析,1,2,3,4,5,解析 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它们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但并不都分布在同一区域内,可由多个种群组成,D项正确; 而食物种类、分布区域及毛色不是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A、B、C项错误。,1,2,3,4,5,解析 生殖隔离一旦产生就阻碍了基因的交流,从而产生新物种;自然选择使种群

9、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3.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 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 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 产生了生殖隔离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4.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作用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5.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

10、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2,3,4,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答案,1,2,3,4,5,南美洲地雀,食物,自然选择,地理,生殖,(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答案,1,2,3,4,5,种群,基本单位,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