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4943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d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温里剂,概念: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经络间寒邪,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适应证:里寒证。但寒不热,喜温畏寒,神疲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紧、沉弦或沉迟等。,寒在经脉,寒在脏腑,肺气虚寒 心阳虚损 中焦虚寒 肝经虚寒 肾阳不足 心肾阳虚,温经散寒,温肺散寒 温补心阳 温中祛寒 温肝散寒 温补肾阳 回阳救逆,外寒直中 寒从中生,里寒证,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注意事项: 1 注意辨清寒证的部位、真假、虚实。 里实寒证者宜“治以辛热”,多用大辛大热药为主组方,或配伍少量补气药,以温散为主;而里虚寒证者宜“治以甘热”,

2、多用辛热药与甘温补气药配伍组方,温补并重。 2 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虽有寒象,也须慎用,以免伤阴或动血。 3 三因制宜(药量增减)。 4 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凉服或小量频服等。,第一节 温中祛寒,阳虚失温 脾失健运,温中祛寒药 干姜,吴茱萸 益气健脾药 人参、白术,适用于中焦虚寒证。,中焦虚寒,理中丸 伤寒论,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 主治 中焦虚寒证。 腹痛喜温,呕吐下利,腹满不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以及霍乱等;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 病机 中焦虚寒,纳运无能,升降失司。 治法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理中丸病机及证候分

3、析,中焦虚寒,失温 四肢不温 失运(升降) 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土不荣木) 抽搐(慢惊) 失摄 出血、喜唾涎沬 寒邪凝滞、心脉痹阻 胸痛 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理中丸治法与方义分析,补气健脾 温中祛寒,干姜 人参 白术 甘草,君 臣 佐 使,温中祛寒 益气健脾 健脾、燥湿 补中、调药,内生之寒 温必兼补,理中丸,配伍特点: 温补并行,以温为主。 “辛热甘温法”。,证治要点: 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温中祛寒的基础方、代表方。,理中丸,加减变化及附方:,(1)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 加附子、肉桂 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胃不纳谷:不思饮食

4、加山楂、麦芽、神曲 楂曲理中汤,(2)纳运升降失常,脾不升清:腹泻 加山药、升麻、诃子、茯苓,胃不降浊:呕吐 加砂仁、半夏 砂半理中汤,脾不运湿,湿聚为痰:兼咳嗽吐痰 加茯苓、半夏 理中化痰丸,理中丸加减变化,(3)阳虚寒凝,气机阻滞:脘腹胀满 枳实、茯苓(枳实理中汤) (4)出血 : 吐血、便血 黄芪、当归、阿胶、艾叶(胶艾理中汤) 月经延长、漏下 艾叶、益母草(固本止崩汤) (5)唾涎沫:益智仁、山药 (6)表兼风寒者 +桂枝(桂枝人参汤),小建中汤 伤寒论,组成 桂枝 甘草 大枣 芍药 生姜 胶饴 主治 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腹中挛痛,时痛时止,喜温按揉,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虚劳心

5、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虚劳发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病机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化源不足。 治法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建中汤病机及证候分析,肝脾不和 中焦虚寒,阳虚寒凝 土虚木乘,化源匮乏 气血不足,血虚失荣,虚热,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 舌淡,脉细弦而缓,心悸,面色无华,心烦,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君 饴糖温中补虚,益阴润燥,缓急 止痛 臣 桂枝温助中阳祛虚寒 合饴糖辛甘化阳以建中阳 白芍益阴养血柔肝急 合饴糖酸甘化阴以益阴血,调阴阳,佐 生姜温胃散寒,助桂枝温中。 大枣益脾滋液,助白芍养血。 共同鼓舞脾胃生发之气。 佐使 甘草甘温益气 助饴、桂益气温中; 合饴、芍益脾养肝,缓急止

6、痛。 调和诸药。,小建中汤,配伍特点:阴阳并调,温中为主; 肝脾同治,补脾为主。 组成:桂枝汤倍用芍药重用饴糖。,桂枝:芍药 = 1:2 药味配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桂枝汤与小建中汤比较,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寓收于散,更有啜粥温覆之法,意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外感之风寒从汗而出,故重在主外。为发表解肌之剂。 小建中汤芍量倍于桂,更加饴糖,寓散于收,即桂枝辛温发散得大量饴糖、白芍之甘缓、酸收,而转温阳守中,全方意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使中焦之虚寒从内而解,故专以主内。为温中补虚之方。,随证加减:寒甚加干姜 气滞加木香 便溏加白术 虚甚加人参、黄芪、当归。,小建中汤治疗虚热,寓有“甘温除热”之

7、意。 证治要点: 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使用注意: 1.呕家、吐蛔及中满者不宜使用。 2.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虚寒胃痛颗粒,组成:小建中汤生姜易干姜,去饴糖,加炙黄芪、党参、高良姜 功效: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主治:脾虚胃寒的胃痛,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加重。 (中焦虚寒较小建中汤证重),吴 茱 萸 汤 伤寒论,组成 吴茱萸 人参 大枣 生姜 主治 肝寒犯胃证或中虚胃寒。 食谷欲呕,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苔白滑,脉沉弦者;或厥阴肝寒头痛,痛在巅顶,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 病机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治法

8、 温肝暖胃,降逆止呕。,吴茱萸汤病机及证候分析,浊阴上逆 肝胃虚寒,阳虚失温 畏寒肢冷,甚则四逆 胃气上逆 食谷欲呕 寒凝气滞 胃脘痛,喜温喜按,浊阴随胃气上逆 干呕吐涎沬 阻于胸膈 胸膈满闷 浊阴循肝经上犯 巅顶头痛,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脾不升清 下利 舌、脉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吴茱萸汤功效与方义分析,降逆止呕 温肝暖胃,君 吴茱萸,温胃暖肝 降逆止呕兼舒肝,臣 生姜,佐 人参 益气健脾养胃生津,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兼散水气,使 大枣 益气滋脾和中;制吴茱 萸辛热燥烈;与生姜调和脾胃。,特点 肝胃并治,温补兼行,主以温中降逆。 吴茱萸汤与理中丸比较 均有温中祛寒之功。 理中丸主治脾胃虚

9、寒,侧重于脾虚不化,证以腹痛下利为主。 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侧重于胃虚气逆,证以脘痛呕吐为主。,吴茱萸汤,辨证要点: 巅顶头痛,夜半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四肢欠温,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迟。 食后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随证加减: 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头痛剧者加川芎。 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 使用注意:*吴茱萸有小毒,用量不宜重。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 *服药后出现胸中不适,头痛眩晕加剧,应卧床休息半小时后。,第二节 回阳救逆,阳衰,病位:心肾 特征:四逆+神衰欲寐、脉微,温里回阳:附子、干姜,益气补益:人参、甘草,

10、心肾阳虚治法,四 逆 汤 伤寒论,组成 生附子 干姜 炙甘草 主治 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 四肢厥逆,神衰欲寐,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沉微细;或太阳病汗多亡阳者。 病机 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治法 回阳救逆。,四逆汤病机及证候分析,心肾阳衰厥证,阳衰失温 四肢厥逆 恶寒倦卧,心阳衰微,神失所养 神衰欲寐 肾虚及脾,火不生土 下利清谷 寒凝气滞 升降失常 呕吐,腹中冷痛 舌、脉 舌淡苔白,脉微细 阳虚外感-误汗-大汗淋漓亡阳,四逆汤功效与方义分析,回阳救逆,君 附子 温壮元阳,破阴逐寒 回阳救逆,臣 干姜,温中祛寒 助阳通脉,佐 甘草,益气补中,解附子之毒 缓和姜、附

11、之辛散燥烈 调和药性,使作用持久,相须,四逆汤,配伍特点: 心脾肾兼顾以峻温心肾为主 温阳与补气结合而使先后天互生,证治要点: 四肢厥逆,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微细。 回阳救逆的基础方。,注意事项,附子生用有毒,应审慎其用量,并须久煎。 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冷服法,或加猪胆汁。,附方: 1、通脉四逆汤 组成:四逆汤倍干姜,附子适当加量。 功用: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2、四逆

12、加人参汤 组成:四逆汤加人参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治:心肾阳虚,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3、白通汤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 功用:破阴回阳,贯通上下。 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戴阳证。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人尿五合,名白通加猪胆汁汤。,4、参附汤 组成:人参四钱 附子炮三钱,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 功用:益气回阳救脱。 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第三节 温经散寒,寒邪直中,素体正虚,寒滞经脉血脉不利,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辛温散寒:桂枝 活血通脉:川芎

13、、红花 温里助阳:肉桂、细辛,滋阴养血:当归、芍药 熟地,当 归 四 逆 汤 伤寒论,组成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主治 血虚寒凝经脉证。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者;或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 病机 血虚受寒,寒凝血脉。 治法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当归四逆汤病机及证候分析,寒邪直中,损伤阳气,阳气不足,阴血不足,阳虚失温,手足厥寒 舌淡苔白,痛证,脉细欲绝 或沉细,寒滞血脉血行不畅,无以盈脉,当归四逆汤功效与方义分析,养血通脉 温经散寒,当归,桂枝 臣 白芍,通草,通利血脉 制桂、辛之温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益阴血与当归养血充脉,细辛 温经散寒助桂枝,甘

14、草,养血、温行血脉,君,佐,大枣,佐使,益气健脾养血 调和诸药,当归四逆汤,配伍特点: 阴阳并调,散寒为主; 温中寓补,补中寓通。 组成: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证治要点: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痛证 胃脘痛: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 头痛:加川芎、玄胡 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 肢冷、肌肤紫黯 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紫斑肢寒(雷诺氏病): 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当归四逆汤应用范围,3、厥阴肝经寒证的主方 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15、 疝痛:加台乌、小茴香 前阴冷痛:加台乌、川楝、淫羊藿,注意事项: 少阴阳虚寒厥者,本方不宜使用。 治疗冻疮已溃者,应减桂枝、细辛的用量,以免加速溃烂。,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虽均治寒厥证,但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具回阳救逆之功,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厥逆证,肢冷严重,冷过肘膝,并见全身虚寒现象,神衰欲寐,脉沉微细,属寒厥重证。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木通、大枣、炙甘草组成,具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主治营血亏虚,寒凝经脉,血脉不畅所致的厥逆证,病在经脉,而不在内脏,其厥逆程度较四逆汤为轻,属寒厥轻证。,附 方,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组成: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 主治:血虚寒凝,手足厥逆,兼寒邪犯胃,呕吐腹痛者。,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组成 黄芪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主治 营卫虚弱之血痹。 肌肤麻木不仁,或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病机 正气不足,营卫虚弱,寒客络脉,气血痹阻。 治法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君 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固表实卫,御邪护营 臣 桂枝发散风寒,温经通痹。助君温阳强卫 黄芪得桂枝,则固表而不留邪; 桂枝得黄芪,则散邪而不伤正。 芍药养血和血,益阴敛营与桂枝调和营卫。 佐使 生姜助桂枝以散外邪 大枣助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