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166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4(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形成与扩展;世界多极化趋势。 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和平与动荡出现的原因。,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1.东欧剧变的概念:,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内因: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制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2.东

2、欧剧变的原因:,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西方的和平演变,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发生剧变(制度质变),3.东欧剧变的过程:,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4、表现:,(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

3、德国政局大动荡;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 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1)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2)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3)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过程:,“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正式解体,一、东欧剧变

4、和苏联解体,影响: 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 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后国际形势特征: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的趋势是缓和。,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2、表现: (1)南斯拉夫解体 (2)北约轰炸南联盟 (3)国际恐怖

5、主义呈泛滥趋势:911事件,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年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科索沃战争,“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

6、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 3000多人丧生。,“911”事件,建立多极世界的思想和主张,如今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各国的动机也许不尽一致,但是反对由某个国家主宰世界的意愿则是相同的。,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强:,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2、特点: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7、,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表现:(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2)日本: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俄罗斯:政治上,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军事上,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经济上,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 (4)中国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1)欧盟的建立及发展:,背景:“冷战”的结束,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过程: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 了 ,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影响: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世界新格局尚未

8、出现的原因,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D,练习,3、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9、; 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B. C. D. ,B,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D,5、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6、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B,B,7、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 B、 C、 D、 8、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