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8545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2 气压带和风带 (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 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探究问题:地球的大气到底是怎样有规律的运动的?,B A C,等 压 线,假设 1.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思考: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动手: 请大家做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环流圈:,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总结: 冷热不均产生了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理想状态下的地球表面的“单圈环流”,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2、 (不移动),1.地球不自转,假设,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三圈环流,思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否为热力因素所致。,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7个)和风带(6个),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从高空(日本领土大部分在3045N、40

3、60N),两三天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思考:日本的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的?,假设 1.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赤道,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春分日 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假设1.地球表面性质均一,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课后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这个假设否定掉, 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应该是一种什么状况?,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 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

4、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 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c,c,巩固练习,假设条件:地表是均匀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两极受热不均 热力环流 单圈闭合环流,假设条件:地表是均匀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两极受热不均 热力环流 单圈闭合环流,假设条件:地表是均匀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两极受热不均 热力环流 单圈闭合环流,4、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AB,B,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C、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A,谢谢大家!,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