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716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 赏析诗眼,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请找出下列诗的诗眼或词眼,(2003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为

2、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确定“诗眼”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 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

3、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表现诗眼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答案:本首诗的诗眼是“忧思”。诗中是这样表现诗眼的:首联通过诗人夜中失眠,起来弹琴的动作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诗中心中的忧愁。颔联和

4、颈联都是写景,描写“明月,清风,惨淡,孤鸿,翔鸟”等景象以动衬静,渲染出一种凄清,惨淡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思。尾联,诗人直抒胸臆,点破伤心和忧思。,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即学 即练,日长简仲咸【注】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注】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

5、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尝试答题】 _ 解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其诗眼,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而获罪,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承此而来。,答案 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

6、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溪行【注】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 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时所作。 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尝试答题】_,答案 “清我心”的“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因为诗人在朝廷屡遭排挤和打击,实感官场污浊,今见清溪潺潺流水,认为可以“清心”,洁白自律,精神愉悦。(回答“悲”,又言之成理,亦可),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本P325 第4题、P326第

7、9题。,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