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708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优秀教案叙事要有点波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出事件的波澜 记叙文写作指导费天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德育目标:明白方法技巧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写出波澜的技法教学难点运用这些兴波澜的方法进行写作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平时作文和考试作文情况,知道学生叙事过于直白,过于简单,缺乏吸引力。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几种生波澜的基本技法,并尝试简单地运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初步了解什么是事件的波澜。板书:写出事件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PPT展示一首打油诗: 天下文章属敝乡 敝乡文章属老张 老张不如我兄弟 兄弟请我改文章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它是怎样表达

2、出来的?抽生回答 (“我”的文章写得最好;层层铺垫,把自己推到了最高峰)老师点拨。PPT展示唐伯虎的一副寿联: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来蟠桃献至亲。问:这副寿联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欲扬先抑,起起伏伏,吊足胃口)二、了解生波澜的方法老师:这首短诗和对联只有区区二十八个字,就能写得波澜起伏,我们七百字的作文,能不能写出一点波澜呢?学生:能!师:那我们要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呢?学生讨论,回答PPT展示:(一)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选材)(二)巧用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好方法。(构思、技法)师: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些构思技法板书: 设

3、置悬念法抑扬兴波法 情节突转法铺陈误会法 1、设置悬念法 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问,使情节回旋推进,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然后再解决问题。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PPT展示示例一: 用奇谋孔明借箭(略)问:我们有哪些疑问?什么时候得到解决?学生回答,老师概括。直到草船借箭归来,这些疑团方才水落石出!示例二:读小说枪(略),猜情节提示:他要摸什么?真是坏人吗? 他的眼神怎么这么狠毒?想干什么? 司机跑什么?为何惊惶? (学生思考、依次猜测) 谜底揭晓 原来是“我”的旅行袋中一支玩具枪枪口露出袋口,司机误以为“我”是坏人!2、抑扬兴波法 抑即贬抑,扬即褒扬。写文章时,对

4、人和事物的褒贬不径直道出,而是在褒贬中求变化。PPT展示:示例一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出场。(略) 示例二观人三部曲(略)抽学生读文章,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词语不幸、恼火、幸灾乐祸、说不清的滋味、思绪跳动问: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学生发言(先抑后扬,使形象更鲜明,给人印象更深刻。)3、情节突转法指叙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向发展下去,直到情节达到高潮时笔锋突转,使人物命运的变化或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板书:欧亨利式结尾PPT展示:示例一成绩(略)事情没有顺着大家的思路(大家考得不错)向下发展,而是来了个突转: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人数一样多示例二 慈善家 莱尼斯拉脱维亚 他有钱,他心

5、软 听见穷人哭声就心酸 随伸手,入口袋, (问:大家认为他会掏什么?学生:钱!)慢慢掏出手帕来!(可他掏出的却是“手帕”!至此,情节发生了一个大突转,就把这个慈善家虚伪的面目刻得淋漓尽致。)4、铺陈误会法铺陈误会法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地发展,掀起事件的波澜。 PPT展示: 示例一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略) 通过铺陈误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学无术。 示例二牧羊犬之死(略)这篇文章实际上写了一个误会,这个误会留给主人公的是无尽的悔恨,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索。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思想感情、人生百态,往

6、往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实战演练材料一 下面一篇文章的结尾删去了,请续写一个结尾,要求情节有波澜且符合作者的思路和作品主旨,思想意义深刻。 有无教养 我站在公交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麻木不仁十五岁上下的小伙子。他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公交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我看不惯这种现象,故意对旁边的乘客说:“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缺乏教养啊!”,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说的是啊,说的是啊,”那乘客点了点头,“就是没教养嘛!”“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吧。”我继续说。我又瞪了瞪那个小伙子,可他却无动于衷。“真不

7、象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此时,这位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了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啊,还不给老人让座!”提示:要生波澜,应该有其他人物开口说话了。大家认为可以是谁出来说话?说什么?或者有什么动作乃至神态能生出波澜?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在课堂本上写出这个结尾。老师抽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结尾,大家点评并说出理由。材料二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要求:请大家设想情景,用一句话写出这个故事的波澜,写在读书笔记本上。四、小结不管什么方法,都只是我们写作的一种技巧,属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形式设计,都是外在的;运用它们的唯一目的是 如果脱离这个根本,任何方法的使用都不会成功;如果脱离这个根本,就容易为波折而波折,结果弄巧成拙。课后反思 这堂课的整体结构还是很紧凑,经过不断强调和示例分析,学生基本熟知了这几种方法。但课堂演练时老师的评价还是有点模糊,以后尽量精准些。以后的作文还需要提醒学生好好运用这些技法,才能有实际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