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 医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6133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色游戏 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角色游戏 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角色游戏 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角色游戏 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角色游戏 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色游戏 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色游戏 医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色游戏 医院游戏主题由来:上学期期末,我们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传染了水痘。通过一次谈话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最近对药的种类产生了兴趣,还模仿药剂师学着包起药来,看着自己包好的“药”整齐的放在盒子里特别自豪。有的孩子建议开个医院吧。大家一下来了兴致,所以我们选择了“医院”这个游戏。 游戏总目标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模仿和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医院的环境。 3、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4、合理摆放、爱护材料,创造性的使用材料。缓解幼儿对医院、医生、打针

2、等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在生病时从心理、身体上能配合医生的工作。 5、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佩的感情,体验医生和护士工作的辛苦。 第一次游戏 游戏目标: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 2、生病时懂得要医院看病,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大胆有创造性地选择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简单玩具。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1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 2.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 物质准备: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 环境创设:创设医院的环境 游戏过程:一、 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

3、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2、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 师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3、师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到主治医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二、提出游戏要求 1、要协商讨论,解决医院开业前的各种问题。 2、要选择各种替代物,创设医院环境。 3、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 三、幼儿游戏1、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观

4、察指导.观察幼儿能否协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识。 2.观察幼儿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观察医生、护士能否明确职责。 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 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做的? (2)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3)下次的医院游戏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材料?活动反思:本次角色游戏活动,我首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幼儿争先恐后的要当医生给小病人看病。但是游戏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秩序比较杂乱,可能活动前我给予幼儿关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

5、责的经验不够丰富,游戏中的引导语不够,玩医院游戏的幼儿角色间的语言交流比较少。下次活动时,我觉得可以让幼儿观看关于医院的视频、或录像来丰富幼儿的经验。让他们产生较为直观的印象。第二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 从上次游戏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医院游戏是充满兴趣的,特别对于医生这个角色充满向往。但是在游戏中我发现,因为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幼儿出现的症状与其他主题游戏第一次出现的症状都大同小异,即语言交流不够丰富,情节断续,不知该如何往下发展,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笑场。但是医生的看病时,不能很好的对症诊断,不能根据病人的病状做出相应的策略。且形式单一,对于打针尤其感兴趣,不管什么病症都要求病人打针。因此,针对

6、这些情况,我对游戏方案进行了调整。游戏目标:1、明确所扮演的角色,增强角色意识。2、尝试根据不同的病症,针对性提出治疗的方案,能对症下药。3、能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促进角色间友好互动。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在谈话中,引导幼儿回顾医生看病的方法,初步了解不同的病症的不同的诊断方法。2、物质准备:增设压舌板、手电筒、体温计、白大褂、白帽子、护士帽、药瓶等。3、环境创设:丰富医院的环境布置。游戏过程一、回顾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明确角色意识。1、师:上次游戏中,老师发现扮演医生的小朋友对不同的病人都用了一样的看病方法,而且喜欢给病人打针,这样对不对?为什么?2、师:要怎么样才能帮助病人把病看好?3

7、、师小结: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要看看他不舒服的地方,一般的病只要吃药就好了。二、播放医院工作人员的录像。提问:引导幼儿讲述工作人员如何工作。三、展示新增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情节。四、提出游戏要求。1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2导诊的护士要主动与病人问好,游戏中要用礼貌用语。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制造问题,让医生解决,观察医生对症诊断的情况。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六、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2交流游戏体验。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医生

8、是怎么给你看病的?你觉得她做怎么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4)下次游戏还可以增加什么?活动反思:首先是活动的开始,我以视频的形式导入,但是在幼儿观察中我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今天重点要学会的时什么,而是让幼儿观看视频后在来提问,这样有的幼儿就已经忘记了过程,观看过程中有的幼儿还在东张西望,孩子们的心思没办法集中在我的语言上。本次提的活动要求语言比较简练、明确。本次游戏,发现幼儿对看病的流程都比较清晰,角色间的语言交流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幼儿对医生、药剂师的角色扮演还需要在加强,而且医生对什么情况才引发病症还不清楚,存药剂师对医生开的药所

9、表示的意思也不是很清楚,评价时我针对以上的不足情况,利用再现式的方式来评价,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谁玩得怎么样,哪里好哪里不好,巩固小朋友对医院游戏的玩法。 第三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由于前期谈话活动的经验积累,幼儿对于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角色的职责更加清晰了,特别是医生能简单的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诊断。在游戏后,幼儿提出想增设输液用品,给一些生病严重的病人。说明幼儿游戏的技能和游戏的情节更加丰富了。针对幼儿的需要,我设计了游戏的方案。活动目标:1进一步掌握对症诊断的技能,较为逼真、大胆的扮演医生的角色。2了解输液的基本程序,不断丰富游戏情节,缓解幼儿对输液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3加强医院主题与其他主题

10、之间的联系。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在谈话活动中引导幼儿回忆输液的经验。物质准备:新增输液用品、纱布、棉签【活动过程】一、展示新增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情节。1、师提问:这是什么?你有过输液的经历吗?是什么感觉?生病时为什么要输液?2、师小结:当生病比较严重或者病人很虚弱时,吃药没有效果了,就可以采用输液的方式,把药直接输入到你的身体里,这样病就好的快了。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输液的体验,并邀请个别幼儿学习输液的方法。1幼儿回忆输液的体验,学习输液的基本程序。师提问:护士是怎么帮助你输液的?她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师小结:输液时医生要先在病人的手上找到血管,可以轻轻拍打病人的手

11、背,这样更快找到血管。然后用棉签沾上碘酒在血管处进行消毒。然后将针头轻轻插入血管里,用胶布对针头进行固定,这样针头就不会移位;最后将输液器放在到输液架上,放太低了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的;要随时根据病人的情况对输液的剂量进行调整;输液完毕后要及时用酒精棉按压住针口2请两名幼儿来尝试操作输液的过程。3及时指出幼儿操作中的不足,并肯定表现较好的部分。三、提出游戏要求。1其他游戏中的人员不舒服时也可以到医院看病。病人病好后就可以到其他游戏区去玩。2协商角色分配,要轮流扮演角色进行游戏。3医生和病人之间要多交流,病人要积极向医生说自己身体的状况。四、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

12、参与游戏,观察护士输液的程序。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五、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2交流游戏体验。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护士给你输液时,你觉得她做怎么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活动反思:本次游戏活动的小组,能力比较好,书玉、学淳小朋友表演医生角色,人物形象较为丰满,能较好的和病人进行沟通,其他小朋友在医院游戏中懂得懂得排队当病人,先挂号取卡,并给医生检查,根据医院的每个步骤去玩,总体上活动秩序较好,但是有的病人不够耐心没有学会等待,有的取完药瓶子没有把医

13、院的卡放到挂号处,而是直接去其它的角色区玩等,存在以上的不足问题在下次的游戏中,我将利用早谈等形式丰富幼儿对医院的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扮演交流中。一步一步的深入,让我们班的主题医院慢慢完善,让孩子都明白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能进行角色间的语言交流。第四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 经过几次游戏的积累,孩子对于医院游戏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游戏情节逐渐丰富起来了。角色之间的语言交往也越来越丰富。在游戏后有小朋友提出,不一样的病,药剂师都配一样的药,说明孩子很好的将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来,也体现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游戏后与幼儿共同商量了几种常见病的药怎么区分?孩子们提出了用颜色区分的

14、方法。随后我们在美工区中运用皱纹纸制作了不同颜色的药丸。活动目标:1能根据医生的药方进行配药,丰富游戏情节。2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新增各色药丸及药品说明清单。活动过程:一、回顾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引出新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师:在上一次的活动中有的小朋友发现了,不一样的病,药剂师都配一样的药,所以我们一起在美工区中制作了不同颜色的药片和药丸代表不同的病。有些小朋友还一起设计了配药单来告诉大家怎么配药。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二、提出游戏要求1协商角色分配,要轮流扮演角色进行游戏。2遇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要尝试与同伴协商解决。三

15、、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观察药剂师配药的情况。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四、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2交流游戏体验。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玩的怎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小组是第一排的小朋友,这组小朋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安排他们在第四阶段进行表演,本是想让他们多观察其他小组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角色经验,当时从表演过程来看还是不够理想,许多小朋友还是没有头绪,在加上当天医院角色区的小椅子不见了,医生没有很好的就位,医生病人站成一堆,秩序显得比较乱。最后孩子们收拾玩具的环节又出现了混乱现象,玩具、材料没排放好还有没做到轻拿轻放。我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引导他们要爱护我们的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