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专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5557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歌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红歌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红歌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红歌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红歌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歌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歌专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歌专题,秦娟华,一、红歌的定义,狭义:是特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 共反国)时期的革命歌曲。 广义: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为什么叫“红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红色一直是各国共产党人钟情和喜爱的颜色。马克思最喜欢颜色是“红色”。 在国际歌中,有“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一词句。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称革命军队为“红军”,把共产国际领导的工会国际组织称为“红色工会国际”。 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毛泽东在1928年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把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的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而把反革命统治称为“白色

2、政权”。 红歌实质上是指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所创作的,宣扬革命、奋斗,讴歌团结、统一,内容积极向上,具有强烈感染性的优秀歌曲。,红歌范畴,从时间看,红歌起源于19世纪2040年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开展以来。 从范围看,红歌不仅包括中国革命歌曲,也包括各国优秀的革命歌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歌的内涵在不断的充实,外延在不断的拓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不仅革命歌曲,包括一切积极向上、催人奋进、铿锵有力的好歌,都可以列入红歌的范畴。,红歌的特点:,1. 内容的健康性。 内容丰富,歌词生动新颖,积极健康,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人民群众对革命历

3、史的怀念,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如表现革命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反映对无产阶级的深情和对党的热爱的映山红等等。,特点:,2. 鲜明的时代性。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红歌所表现的时代性也有所不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增加了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这一时期的红歌大多表现劳动人民反对内战、反对民族压迫的抗日作品,如大刀进行曲(作曲家麦新1937年7月在上海创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此曲为歌颂当时在长城附近用刀杀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而作。)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红歌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点:,3. 很强的群众性。红歌的创作、加工、流传都是由人民群众在革命

4、的生产生活中自然产生的,它根植于普通百姓的劳动、斗争、生活、娱乐之中,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同时,红歌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它非常适合于普通百姓的传唱,老少皆宜。,特点:,4. 强烈的震撼性。红歌铿锵有力,在战争年代犹如战鼓雷鸣,军号嘹亮,和平时期犹如春雷震天,细雨飘飘。每当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我们顿时感到心潮澎湃,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每一面旗帜都在冒着炮火奋勇前进。所以,红歌具有强烈的震憾性和感召力,能够提振人们的精气神。,在我国,红歌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民主革命时期(1919一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一1978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5、年至今)。在不同时期,红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体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红歌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具有不同的表现。 1.在民主革命时期,红歌吹响了奋勇向前的号角, 激起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情,成为一种犀 利的战斗力。,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歌唱响了热爱祖 国、建设祖国的旋律,激发出人们的工作热情,成为 一种现实的凝聚力;,3.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红歌谱写了和谐中国的华 彩乐章,抒发出人们的时代真情,成为一种强烈的 感染力。,(一)民主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红歌,背景:“五四”运动以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革命活动。不久,由共产党人发

6、动和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从1924年到1927年,进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人民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到1937年,进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并开始了抗日战争。从1937年到1945年,进行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 从1946年到1949年,进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正是在这种革命和革命战争背景下,红歌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战斗性,如匕首、如尖刀大刀进行曲,干一场,九一八,打回老家去。因此,这一时期的红歌又称为革命歌曲、革命音乐。 这个时期的音乐和革命的高度统一,也是音乐和政治的高

7、度统一。,红歌的作者 既是音乐家,也是政治活动家。这一时期的红歌,其创作者多数是直接参与革命斗争的革命者、革命知识分子或工农群众自己。如瞿秋白(赤潮曲国际歌)、彭湃(田仔 骂田公、五一劳动节、农会歌)等人,就是当时的革命领导人。,2. 红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深厚的革命热情。 红歌的阶级立场表明,它与“反动歌曲”是格格不入甚至势不两立的。“在革命激情的奔放时刻,群体的意识,是不容许谁在那里唱煽情的软歌,更不容许直接地唱革命的反调,不容许和革命唱对台戏。” 红歌具有深厚的革命热情,它们反映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生活,如秋收暴动歌、上前线去、渡大渡河胜利歌、会师歌等。,1935年6月12日,红

8、一,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会师。 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件大事,它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力量,使集结在这个地区的红军兵力达到十多万人,为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军会合后的行动方向应当指向哪里?是就地发展,还是继续北上?这是关系到红军今后命运的头等重要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将长征与抗日联系起来;而张国焘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在这种形势下,陆定一写下两大主力军会合歌,歌词如下:,两大主力军邛崃山脉胜利会合了,/欢迎四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武装不可摧毁的力量,唉!/团结我们工农武装不可摧毁的力量,/坚决川陕甘。/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

9、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会合。/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唉!/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高举红旗向前进。,这首歌热情奔放、铿锵有力,不但讴歌了两大主力红军会师的伟大胜利,而且将中央的精神写进了歌词,通过传唱,使每个红军战士明了会师后的主要任务。这对于统一全军的思想无疑起了重大的作用。,反映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春耕歌、婚姻自由歌解放区的天等。,八月桂花遍地开雏形是在1929年秋,鄂豫边界及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开始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到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之间出现的;鄂豫皖革命苏区各地结合自己的情况,将其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成型,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属于

10、整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 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你看那)红军队伍真威风, 百战百胜最英勇 粉碎了蒋贼的大围攻 你看那一杆红旗飘在空中 红军队伍要过冲 保卫工农新政权 带领群众闹革命 红军战士最光荣,一杆红旗飘在空中 红军队伍要扩充 亲爱的农友们哪 亲爱的农友们哪 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 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解放区的天,反映亲如鱼水的军民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对党和领袖的深厚的感情,如盼红军、八路好、

11、十送红军跟着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这些红歌,大多具有雄伟的气魄和斩钉截铁的力量,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坚定意志和顽强不屈、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信心,充满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性格、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歌在艺术形式上多表现为民歌、城市小调和戏曲曲牌等,如: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送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高楼万丈呀平地起 盘龙卧虎呀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来了咱领袖毛泽东 呀 毛泽东 天上三光呀日月星 地上五谷呀万物生 来了咱领袖毛泽东 挖断了苦根翻了身 呀 翻了身,为咱们能过好光景 发动了生产大运动 人人

12、努力来生产 人人努力来生产 丰衣足食吃饱饭 呀 吃饱饭 边区人民要一心 古树开花耀眼红 千年古树盘了根 千年古树盘了根 开花结籽靠山稳 呀 靠山稳,探索不息,寻找救国真理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与寻找救国真理,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不少红色歌曲如纪念列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等既反映了对党和领袖的崇敬与热爱,又蕴含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救国真理。,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

13、最后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广大的音乐工作者也在抗日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去。许多革命歌曲如九一八、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打回老家去、毕业上前线、干一场、打杀汉奸、八路军军歌、军歌等,都分别反映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恨,对汉奸卖国贼的严厉谴责以及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决心。,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

14、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第二段: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游击队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不少歌曲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自由、热爱和平、决心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努力的崇高理想,如民主建国进行曲、铁路工人歌、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等。这些歌曲,体现了对新中国的憧憬,洋溢着胜利在望的欢乐感情。,(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红歌,1949年10月,新中国宣告成立。“三座大山”被推翻了。建

15、国初期,由于国家独立、政治昌明、经济发展,广大音乐工作者迸发出“为新中国放声歌唱”的高涨热情,红歌创作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期红歌的内容,反映出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无比自豪、乐观奋进的时代情绪,反映出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 洋溢着翻身解放的喜悦和主人翁的豪情。王萃的歌唱祖国反映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李涣之的社会主义好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的无比赞美;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反映了对新生活的无比向往。,由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劫夫作词作曲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几乎唱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曲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让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唱起来就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浑身上下充满战胜一

16、切困难的勇气,流传至今,业已成为跨世纪的经典音乐作品。,1963年发表出来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产生于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政治上出现了错误的决策,三年自然灾害,外交上中苏交恶新中国内忧外困,在当时的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阵营中,几乎孤立无援,在不可能有外力援助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于困境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这首歌诞生以后,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情绪和斗志,成为当时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建国初期(1949一1956年)是红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歌曲大多体现出精神饱满、激昂豪迈的特征,表达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心声,抒发了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代表性歌曲有: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歌唱祖国(王萃词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麻扶摇词、周巍峙曲)、歌唱毛泽东(托尔逊瓦依提词、阿布里克木曲)、草原上升起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