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814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单元综合提升,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网络梳理,1.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2)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前挂后联,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

2、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4.

3、理解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5.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微专题10 开放探究类主观题解法,开放探究类试题是全国卷政治试题常见题型,这类试题立足于思维的开放、知识的开放,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是高考命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体现,也是学生日常探究性学习的延伸。此类材料题多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 1.设问特点:多以组合型为主,考查知识面广,设问中经常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带有主题指向、行为指向的设问词出现。开放类题目设问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提出建议、提出观点、写名

4、言或名句、拟广告词、拟发言要点或提纲、确定研究课题、写标题;写小论文等。,2.答题特点 (1)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为一体。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 (2)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时不需要空洞的语言,提出建议、设计方案等要求具体可行。,例1 (2017全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

5、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答案,解析,答案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

6、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解析 围绕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建议即可,建议要切实可行。,例2 (2016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

7、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答案,解析,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析 要紧扣“为英雄点个赞”“学习英雄”以及条数和字数限制。,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明确命题立意。命

8、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命题所指向的考点;二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2.开放探究题一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此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 3.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作答时要注意全面具体。 4.探究题一般具有建议性,但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作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切忌不顾设问,天马行空,乱答一气。,解答探究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及注意事项: 1.确定研究课题类 课题语词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什么?如:关注城市汽油价格波动、聚焦出租车价格调整。(2)为什么?如:城市汽油价格波动原因初探、出租车价格调整的背景分析。(3)怎么办?城市汽油价

9、格波动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的初步设计。 拟定课题的基本要求是相关性与探究主题有关。选择课题时还要注意:课题的可行性问题不宜太深,题目不宜过大或研究的面过宽,要“切口小”,高中生能够研究;课题深刻性和独创性课题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探究价值;课题的明确性课题中包含的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的结构要清晰。阐述选题理由则要说明课题与材料的相关性及课题的重要性,通常应该从教材知识、生活实践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定课题的依据或目的。,2.设计活动方案类 围绕某个学习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是考查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设计要求的形式:

10、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服务方案;设计参观方案;设计主题班会方案;设计辩论会(辩论赛)方案;设计听证会方案。设计活动方案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形式;活动手段;活动过程(步骤);活动总结(反思、感悟)。 设计活动方案时一定要把握好主题;同时在制订方案时尽量能联系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所制订的计划方案一定要有可操作性。,3.提出建议措施类 此类题目的答案要求开放性比较强,作答时要注意行为主体(如党、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注意思维的拓展性,如怎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教材体系与时政中的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等)。但回答此类

11、问题:一忌空,抛开教材,缺乏知识底蕴;二忌虚,针对性不强,脱离材料简单照搬教材或老师归纳的观点;三忌乱,逻辑混乱,没有层次;四忌寡,角度单一甚至重复。 4.列举观点评析类 要求针对他人的观点认真分析,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材料一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

12、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材料二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在文化上,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国家

13、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文化。,答案,答案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要不断完善以适应经济基础。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文化,能引导公民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答案,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人的观念、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让人们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选择更加理性、规范。 法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答案,答案 答案示例:加强法治教育,建设法治社会;从我做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