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343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环境管理 鲁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跟踪检测(十) 环境管理一、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12题。钢铁厂生产钢铁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资源,排放大量的废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部门派出检查小组和有关技术人员向钢铁厂介绍、推广使用有关煤炭脱硫技术并对其脱硫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检测和评估。1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B加强环境管理,促

2、进经济高速发展C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2分析上述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类型()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ABC D解析:1.A2.C第1题,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第2题,材料中环保部门针对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属于资源环境管理和部门环境管理。防治污染的技术

3、属于环境技术管理,对防治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属于环境质量管理。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据此完成35题。3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 D环境技术手段4我国早在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已规定:在中国,凡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均为公害。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这属于()A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B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环境C运用税收、有偿付费等手段间接管

4、理环境D环境技术管理5确定防治污染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并广泛应用到环境之中。这些活动主要是运用何种手段进行管理,属于哪种类型()A行政环境技术 B行政环境质量C法律环境技术 D法律环境质量解析:3.A4.B5.A第3题,题干所述的环境管理手段属于行政手段。第4题,依法管理属于法律手段的运用。第5题,确定防治污染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属于行政手段;组织环境保护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等属于环境技术手段。6有关“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行本原则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5、境效益的“三统一”B指导思想是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C要求避免工业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D对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解析:选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排污者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要求对可更新资源永续利用,使其不断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避免工业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7“三同步”“三统一”与“三同时”分别属于()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D环境管理制度、

6、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解析:选A“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的内容和要求;“三同时”则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二、综合题8读材料,回答问题。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1)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解析:第

7、(1)题,有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必须强化环境管理。第(2)题,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答案:(1)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活动的管理手段。(2)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铝业公司是世界第三大铝工业企业,也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下属25家企业。由于铝工业生产工艺复杂,导致工业废水种类多,废水中污染物成分、性质差异大。该公司不断加大污水治理投资力度,目前已建成18个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来处理本公司排放的污水,已实现废水零排放。材料

8、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节能减排是硬性指标。凡是企业节能减排不力,发生重大污染事故,被地方政府通报批评的,“一把手”一律就地免职,相关责任人一律换岗。(1)材料一中提到铝公司已建成18个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来处理本公司排放的污水,这贯彻执行了环境管理的_原则,除此之外,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还有_原则和_原则。(2)材料二说明环境管理过程中采取了_手段,除此之外,环境管理手段还有_、_、_、_、_等。所有这些手段、措施均为走_、_和_协调发展之路提供了保障。解析:该题结合“节能减排”这一时事热点考查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手段和原则。第(1)题,炼铝工业排放污水较多,中国铝业公司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自己治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原则。第(2)题,材料二主要说明了对污染单位责任人的惩罚措施及手段,属于环境管理中的行政手段。答案:(1)谁污染,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行政法律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教育新闻媒介经济社会环境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