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283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跟踪检测(九)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选择题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型缺水。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城市中,资源型缺水最严重的是()A杭州B广州C南昌 D石家庄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解析:1.D2.C第1题,石家庄位于华北地区主要是水资源数量较少

2、,属于资源型缺水,其他三城市属于水质型缺水。第2题,“三湖”地区的水污染现象与原油泄漏无关。3下图“节水曲”反映了()A工业节水 B农业节水C家庭节水 D水资源的浪费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节水曲”中有洗衣、拖地、冲厕,这属于家庭用水。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完成45题。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km2/年)1 5602 10024 600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

3、环境的进一步恶化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解析:4.D5.C第4题,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而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第5题,A项会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项可在相对较为湿润的地区发展,但对整个干旱区而言,也会加大环境压力;D项不现实。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回答67题。6造成该地农

4、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6.A7.D第6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7题,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选项,大牧场放牧业适宜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B选项,该地种植

5、业比重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C选项,该地人口压力大,若全面封山育林,尽管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会降低经济效益。二、综合题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用水量加大,同时工农业的发展使水污染加重,水质越来越差,水源地不得不往上游水质更好的地方迁移。第(2)题,保护水源地是保证水质的重要举措,

6、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督,杜绝企业等生产活动随意排污行为,有效控制污染源。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9下图为我国化肥消费量与谷物单产变化图及我国某地区农民生产施肥习惯图,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资料,说明该地区谷物单产与化肥消费量的关系。(2)若该地区农民施肥习惯不变,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今后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谷物单产也在增加,由此可知增加化肥使用量是提高谷物单产的重要手段。第(2)题,若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同时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是合理使用化肥,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等措施。答案:(1)随着化肥消费量的增加,谷物单产提高;增加化肥消费量是提高谷物单产的重要手段。(2)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污染地表及地下水。措施:控制化肥使用量,适量施肥;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等。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