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3020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4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讲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考点落实字词关注句式做好翻译题考情解读学案引语翻译句子是文言文考查中的每年必考题,正确翻译语句的前提是熟悉新课标大纲上规定的实词和虚词,要清楚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要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要熟知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作用。除了这些,做好翻译题还必须要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做到不丢分。对于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考查,在全国卷中没有单独设题,但一般在文言句子翻译题中一起考查,分值为10分。单独命题的省市试卷

2、中单独考查实词、虚词,一般是选择题,分值3分。文言文翻译题,在粗知全文大意情况下,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都是得分点。译准词义、句式、句子语气和句间关系,力争做到“信、达、雅”。解构真题引领规范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

3、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

4、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5分)译文:_(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5分)译文: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译成现代汉语。2研读试题细致分析做好翻译试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点思考:一是熟知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即信、达

5、、雅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是要在需要翻译的语句中找出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其中实词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种类,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判断句式、固定句式等种类;三是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做到词达句顺,字字落实。通过阅读试题(1)可以找出的重点字词是:申饬、惭。重点的句式结构:何以为。根据语境分析:申饬,饬令,指示;惭,羞惭。何以为,表疑问的固定句式,其中“何以”为宾语前置,“为”是语气词。试题(2)可以找出的重点字词是:肆、罗织、发。结合语境分析:肆,肆意而行;罗织,虚构罪名;发,打开,挖开。3组织语言做出答案(1)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

6、,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2)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失分剖析类法总结设问方式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答题思路1审读句子,还原语境。2根据前后语境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特殊句式。3落实关键词、特殊句式,初步翻译。4连缀成句,保证语句顺畅,无语病。核心要点翻译句子要记清两个原则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遇到发语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的词时,考生可不必译出来。2意译为辅,文通句顺所谓“意

7、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词语,要根据意思来翻译。客观地说,意译比直译更难,需要根据词语的本义及上下文来揣摩。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宋神宗召许将入宫对答,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其次是考核政绩。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撤销南曹,开放官舍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被无理阻挠刁难的。契丹发兵二十万

8、逼近代州,派遣使者索求代州的土地,每年派遣出使的使者不敢前往,就任命许将前往应对。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之职,朝廷的重要决定不容许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用来反驳他们的话,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要到贵国去划分边界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报告,神宗认为他做得很好。第二年,

9、许将任秦州知州,又改为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进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把他们全部释放遣散,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讲堂中议论国家的政事,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习俗自然而然地止息了。朝廷下诏任命许将为兵部侍郎。他上疏说:“治理军队有制度,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要让万众像一人。”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皇帝询问宰辅重臣,他们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许将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

10、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有崇高品德的人所做的事。”出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在大名六年,他多次请求辞去职务,被任命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时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强化训练提能增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

11、之狱,卒以执法去位。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

12、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节选自南疆逸史)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1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 坐:因为B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裁:制裁C士英恶之 恶:诋毁D其博闻强识 识:记忆力答案C解析C恶:憎恨,讨厌。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B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C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D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

14、/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答案D解析断句应先理解句意,“御史有物议”语意完整,应在“物议”后停顿,排除A、C两项;“愤甚”的主语是“石麒”,所以“石麒愤甚”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项,选择D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石麒正直敢言,清廉无私。无论是为御史黄尊素出力奔走,还是反对马士英索要封赏,都表现了一位朝廷命官光明磊落的本色。B徐石麒执法公正,宽严有度。对量刑苛刻的案子他重新审核,尽力纠正;即便朝廷重臣违法乱纪,他也照样依法惩戒。C徐石麒忠于朝廷,至死不渝。担任吏部尚书时,他以进贤退奸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深得皇上赞赏;南都被攻陷时,他誓与国家共存亡,寸步不离所在城池。D徐石麒博闻强识,平易近人。他饱读诗书,尤其精通国家的典章制度;他爱惜人才,不遗余力地举荐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普通士人。答案C解析C“寸步不离所在城池”错,南都被攻陷,徐石麒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嘉兴城池快要被攻破,他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麒身着朝服上吊自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译文:_(2)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