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250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4.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A. 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B. 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D.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25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

2、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A防止土地兼并 B开发关中地区 C增加赋税收益 D稳定统治秩序26. 中国改朝换代,统治者往往借用阴阳五行学说论证自身所立国家的得当。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汉武帝以为汉代秦,得土德,而汉光武帝刘秀则否认秦的正统性,认为周木汉火,尚红。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A.德治思想 B. 因果轮回 C. 天命思想 D.相生相克27据史书记载,

3、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长途运输的便利 C城市规模的扩大D商品经济的发展28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 反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深刻影响29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

4、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A. 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30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群体性“逃港”局面,这一现象影响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中英两国外交关系恶化 C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31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英语Democracy/

5、“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A城邦文化高度发达 B精英反对民主政治C公民直接享有权力 D民主可能导致暴政32.“(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它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C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33右图名为维多利亚时代(1837-1

6、901)骑自行车的妇女,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A宪章运动促进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产生B工业革命增强妇女经济和社会的独立C女王执政提高英国上层妇女社会地位 D议会改革有利于中下层妇女参政议政34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 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 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D.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35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

7、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A.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

8、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

9、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1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與的传教士来华。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

10、择精通“天文、律历、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照的任用和优厚待遇。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殴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

11、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通典 材料二: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中

12、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

1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0年,邓稼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中国,开创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

14、新局面。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广泛调研,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技术设备落后的环境下,邓稼先咬紧牙关,结合实际,组织人力分头攻坚,大胆地带领大家使用算盘这种“土办法”,进行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他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有15次在现场亲自领导并指挥核试验。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滩爆炸成功。随后,他又和其他同事投入对氢弹的研究中。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讨论,举行了多次学术讨论会,有时就在大食堂里讨论,听众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站在桌子上,谁有好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如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就通过计算检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当时,氢弹试验成功仅仅花了2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摘编自祁淑英两弹元勋邓稼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稼先在新中国国防建设中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我国研制出核武器的有利条件。(7分)历史答案2425 AD 2630 CDABC 3135 DABCD41. (25分) (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