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采油技术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6763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242 大小:10.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采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最新采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最新采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最新采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最新采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采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采油技术(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人工举升,1、有杆泵采油 2、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3、水力活塞泵采油 4、水力喷射采油 5、气举采油 6、螺杆泵采油,http:/ http:/ http:/ http:/ yyy,1、有杆泵采油,(1)、有杆泵采油装置,( 2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原理,1、有杆泵采油,抽油机发展历程 、一百多年来游梁式抽油机以其结构简单、易损件少、皮实耐用、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等特点一直占有杆采油地面设备的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发现的油田埋藏越来越深,加上注水开发,油井含水后液量不断提高,要求抽油机负荷和排量越来越大,暴露出游梁抽油机存在的以下弱点。 负荷加大,大马拉小车现象更为

2、突出。 加大冲程减速箱扭矩成倍增加,进而加大减速箱和抽油机外形尺寸,使得总机质量急剧增加,制造18型以上抽油机几乎不可能。常规16型游梁抽油机总机质量已接近60t,设计的20型抽油机总机质量超过100t。,1、有杆泵采油,游梁式抽油机采用电能转换为旋转运动,再经过机械传动改变为上下往复运动,传动效率低,能量损失约为28%。 游梁式抽油机采用旋转平衡,净扭矩很难平稳,使得大马拉小车现象雪上加霜。 、由于游梁式抽油机存在以上问题,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先后研制出前置式抽油机、异相曲柄抽油机、空气平衡抽油机,克服了一些缺点,但没有改变传动方式和平衡方式,因而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

3、各种形式的无游梁抽油机应运而生,其优点为: 每冲程90%时间为匀速运动,最大速度低,加速度小,动载和惯性载荷小,能耗低。,1、有杆泵采油,容易实现长冲程,大排量、总机质量轻。 这种机型虽然克服了常规游梁抽油机的部分弱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结构复杂,运动件多,传动效率低,特别是采用了软连接寿命短,不皮实耐用,制约了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回到四连杆机构,创造出可变四连杆机构,克服了负扭矩,降低了启动扭矩,大马拉小车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双驴头抽油机、弯游梁抽油机等。但这些抽油机仍然没有脱离电能转换为旋转运动,再经过机械传动改变为上下往复运动,加上采用的旋转平衡,平衡效果不是

4、很好,还有潜力可挖。,1、有杆泵采油,深井泵工作原理,1、有杆泵采油,2、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1)、装置及原理 井下部分 传输部分 控制部分,(2)、性能规格 国内外系列产品很多,2、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3)、系统设计 1、按配产配注要求,用流入动态IPR确定流压。 2、按流出动态TPR求出井底到泵吸入口和泵以上油管中流动压差,进而确定泵深和有效扬程。 3、电动潜油离心泵特性选泵、电缆、控制柜。 (4)、诊断 现场主要利用电流卡片和产量进行诊断。,2、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3、水力活塞泵采油,(1)、装置及原理 1、装置:国内80%90%使用基本型(类似美国科贝公司E型泵) 整机由工作筒、沉

5、没泵、固定阀三部分组成。差动换向机构在中间,上下各有一缸套、活塞和吸入排出阀,顶部为提升机构。 2、原理:利用换向阀和换向槽该变动力液流向而换向。 (2)、循环方式 开式 闭式(同心管、平行管),3、水力活塞泵采油,(3)、系列规格 扬程15003500m,额定冲次4060min-1,冲程7502000mm,排量子11274m3/d。 (4)、设计 与电动潜油离心泵类似。 (5)、诊断 主要用顶部测压或计算压力及产量、动力液耗量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开发出诊断仪,能做初步诊断。 (6)、问题 计量误差大、含水升高后动力液处理量过大。 优点:扬程高、排量大,适合高凝油开采、检泵方便。,4、水力喷射

6、采油,(1)、装置原理 见图3-131。 (2)、其余与水力活塞泵类似,由于没有运动件对动力液要求不高。,5、气举采油,工艺配套、排量高、管理方便,但投资高、需要一定的管鞋压力。 (1)、装置原理 见图3-150。 主要设备:高压压缩机、高压管汇、气举阀(注入压力操作阀、生产压力操作阀、波纹管阀、弹簧阀、固定式、投捞式、导流阀、盲阀)、封隔器、单流阀。,5、气举采油,(2)、气举管柱 开式、半闭式、闭式。见图3-146。,5、气举采油,(3)、气举设计: 1、根据配产配注要求用IPR曲线确定流动压力。 2、用垂直管流确定压力分布。 3、选择合适的气举方式。 4、计算各级气举阀深度及打开压力(有

7、图版)。 (4)、气举井诊断 与自喷井类似。,2018/12/7,1.井下单螺杆泵(定子、转子等) 2.地面驱动装置(皮带轮和减速箱两级减速) 3.地面电气控制柜,一、采油螺杆泵由三部分构成:,6、螺杆泵采油,2018/12/7,地面驱动装置由可自动调心的推力向心球面滚子轴承,承受泵的轴向负荷,采用皮带轮和齿轮两级减速,齿轮采用一对螺旋锥齿轮,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用更换皮带轮调速,共可获得三种转速,具体见下表。皮带轮采用锥面联接,拆装方便。配有机械防转装置,采用棘爪、棘轮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停机时抽油杆倒转,避免了脱扣。,螺杆泵采油技术,二、地面驱动装置,2018/12/7,螺杆泵采油技术,三

8、、GLB单螺杆泵常用规格,2018/12/7,螺杆泵采油技术,转子,定子,防转装置,2018/12/7,螺杆泵采油技术,防转装置,2018/12/7,螺杆泵采油技术,防转装置,防转装置,二、三次采油,1、简介 2、概况 3、存在的问题,1、简介,河南油田主力油藏在纵向上储层物性差异大,在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中,在高渗透层或高渗透条带形成大孔道,使波及体积减少;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为提高驱油效果及原油采收率,近十年来,开展了以聚合物驱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研究。,聚合物用于EOR主要有两个目的: (1)改善流度比; (2)调整吸水剖面。 注聚合物溶液时,溶液主要进入高渗透

9、层,与此同时,高渗透层的阻抗增加,这是溶液的高粘度造成的。当高渗透层的阻抗增加后,改注水,在高的注水压力下,迫使水进入低渗透层,从而实现高、低渗透层吸水指数基本一致,达到调整吸水剖面的目的。,2、概况,2、概况,十个区块,注聚井110口,对应油井229口,地质储量3235*104吨,聚合物驱控制储量2091.7*104吨,聚合物用量15572吨,预测增油192.79*104吨,方 案 设 计,2、概况,至2003年10月底,累计注入干粉15645吨,累计注入溶液16114255m3,聚合物驱累计增油量达到746225.4吨,平均吨聚合物增油47.7吨。,现 场 实 际,2、概况,双河油田聚合物

10、驱区块平均吨聚合物增油39吨,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区块平均吨聚合物增油68.1吨。其中下二门油田H2油组阶段吨聚合物增油已达144.7吨,阶段提高采收率10.1%,现 场 实 际,2、概况,双河油田聚合物驱累计增油520685吨,2003年1-10月已增油106346吨,占双河油田产量的16.9%,2、概况,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累计增油317373吨,2003年1-10月已增油32961吨,占下二门油田产量的13.8%,2、概况,尽管聚合物驱技术经过多年的大量研究和现场实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工程问题,如交联剂的腐蚀问题、凝胶的堵塞问题、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

11、的问题、聚合物分注的问题、聚合物驱注入井和对应油井的堵塞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而且大幅降低聚合物驱的经济效益,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三、调剖技术,一、实施调剖技术的必要性 二、调剖技术应用现状 1、钠土调剖技术 2、含油污泥调剖技术 3、交联聚合物调剖技术 三、目前存在问题 四、下步调剖工作建议,油田实施调剖的必要性,油田目前开发现状,目前河南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达91.5%,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为79.93%,物质基础已相当薄弱。且地质构造复杂,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层内、层间、平面三大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长期注水失衡,欠注井层和欠注水量居高不

12、下,吸水差及不吸水井数占总井数27%,吸水差及不吸水层数占总层数20%。造成大部分主力油层高含水,动用程度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很差。由于措施和新井产量已不能弥补老井递减,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比往年同期上升幅度增大,原油生产形势相当严峻。,油田目前开发现状,油田目前注水井现状,吸水差及不吸水井数占总井数27%,吸水差及不吸水层数占总层数20%。,开发中存在问题之一:层内层间非均性严重,双河油田438块1-2油组,分选系数1.5-2.5,粒度中值0.25-0.37毫米,平均0.306毫米;胶结以泥质为主,含量10%以下,灰质含量5%左右,以孔隙胶结为主,孔隙度18-21%,空气渗透率0.034-2.570m2,开发中存在问题之一:层内层间非均性严重,下二门油田H二段油组断块储层埋藏浅、胶结疏松,孔隙度5.14-31.33%,渗透率0.003-21.42m ,非均质性强,平均渗透率级差226,变异系数1.42。,开发中存在问题之二:吸水剖面差异大,开发中存在问题之二:吸水剖面差异大,下二门油田H二段油组,双河油田438块1-2层系,下二门油田能量分布结构不合理,高能量层含水高,中低渗透层含水虽低但能量低,动用程度差,开发中存在问题之三: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调剖技术现状,单井调剖(浅调),区块调剖(深调),调剖技术现状,TP910 TP915 F917,磺原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