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636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302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2页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2页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2页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2页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部分ppt(3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复习精品课件系列(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分析: 1、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2、 “在文中的含义”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重点掌握多义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古字通假等实词知识。 本考点不仅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还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

2、,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一词多义部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

3、假借义。,一词多义现象示例,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多查字典、多积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字形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 课文迁移法 成语印证法 对句判断法 语法分析法,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 “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u)” 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

4、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i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 目-眼、 尸 -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中的“刊“从形旁上看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如过故人庄。,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如

5、某年高考试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例如: 1、借助内部语境来推断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随着、和着) (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答) 2、借助外部语境来推断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叙述) 而渔工水师虽之而不能言 (用文字记载),3、课文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

6、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高考“城之不拔者二耳”基本与 “拔石城”同; “齐人追亡逐北”完全同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同,4、 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成语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

7、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5、 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

8、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F、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忧思劳苦; 逸豫:安逸享乐),又如:“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6、 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

9、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词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信义著于四海 分析: “信”在“之”前,作状语 “确实” “犹”是副词 ,“信”处在谓语位置,是动词“相信” “信义”处在主语位置上,“著

10、”是谓语,“信”为“信誉”,巩固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多种义项,1.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3.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6.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屈原列传 7.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8.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10.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信陵君窃符救赵 11.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1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对一词多义

11、,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相当数量实词的多义项,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回头,看,访问,顾念关心,考虑顾及,回还,谢绝,辞别,谢罪,感谢,告诉,凋谢,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12、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爱,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安稳 养生 使安,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安如山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

13、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1禹,汤被之矣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将军身被坚执锐 4被发行吟泽畔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蒙受,遭受 表示被动 通“披” ,穿在身 上或披在身上 通“披”,披散 被子 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1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郑以倍邻 4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背”, 背叛,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推导提示:“

14、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倍,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2盖亦反其本矣 3本在冀州之南 4今存其本不忍废 5是无难,别具本章 6若止印三二本 7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末倒置 9抑本其成败之迹,草本的根或茎干 根本,基础 本来,原来 版本,稿本 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天赋的善心 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推究本源、考查,本,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 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 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 而为“本来、原来

15、”之义。,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 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边界地方 庸俗,浅陋,鄙俗鄙人 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轻视,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鄙,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用兵策略,战略 用兵器杀人 兵符,复合词, 古代调兵用的凭证,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兵,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病,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