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2563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12/7,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原理及维护保养,嘉兴市承启网络有限公司 王跃申 TEL 13004207510,前 言,2,2018/12/7,任何事物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不过岁月的匆匆,又有多少人会回头看呢? 捧着现代工艺造就的轻便笔记本,你能否想到它曾走过的风风雨雨呢? 笔记本发展史虽不像中华五千年文化一般渊源流长,却已经足够唤醒我们对旧日子的回忆。 时光倒流回顾笔记本发展史 在2005年4月20日,东芝公司推出了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业界也把它看作笔记本发展20年历史的标志性产物,不过人们对于制造笔记本的尝试之路又岂止是20年呢?它可以追溯到更远!本文也就借

2、此机会,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的风风雨雨,以及一些被大家遗忘的影子。我们难以确切地揣测笔记本明天的变化,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过去的历史,听读发生的故事,历数经典的产品,第一阶段: 1979-1984行业计算机领域开始有了笔记本电脑雏形,2018/12/7,3,综述: 在这段时间,问世的便携电脑屈指可数,因而笔者尽可能的将它们展现给大家。这期间的尝试,其实粗略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性。一类则考虑到重量以及轻便因素而并不追求性能上的突破而采用较低的配置,取得较轻的重量(这类便携电脑显示器一般采用液晶);另一类就是追求性能的便携电脑,这一类一般功能强大,配置较高,但是笨重(采用CRT显示器),

3、外观不灵巧而多数呈皮箱状。这时候的便携电脑只能是富人、公司、政府重要机关的设备,平常人家根本无法想象拥有一款。 这个时间段里笔记本电脑雏形已经形成,突破性的发展有:彩色(16色)显示器被运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笔记本电脑开始配备电池使用。下文中出现的各类型号的笔记本雏形由于和笔记本电脑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称其为便携计算机或者膝上计算机。,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本文的观点是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这款电脑是英国人William 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不过这款电脑问世后的面向对象只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民众是无法与其接触

4、的。这款便携电脑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这种设计上的成功一直沿用至今,2018/12/7,4,Grid Compass 1109,1981年4月,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名被Osborne 1的便携电脑。这款便携电脑比上面提及的HX-20发布得更早,又有些人将其称为世界上首款真正的便携式电脑。它采用的是Ziolog Z80A(4MHz)微处理器,配备了64K的大容量内存,5寸的黑白显示器。这款便携电脑还内置了两个5.25寸软驱、Moden,另外配备了外接电池组(需要选购),使得这款电脑能够有更强大的移动性。这款便携电脑的整体重量为10.2公斤。,2018/12/7,

5、5,Osborne 1,2018/12/7,6,这款便携电脑值得一提的是,它所随机附带的软件在当时应该说是非常的齐全。这包括Digital Research C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 、Microsoft M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 、WordStar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SuperCalc spreadsheet software 、 CP/M operating system 。,虽然从这复杂的软件名称我们看不出什么花样,但是这却造就了现在品牌电脑、笔记本随机捆绑软件销售的先例。当时的这款便携电脑所捆

6、绑的软件价格相当于次款电脑零售价格的80%,这是很惊人的。,Osborne 1,1981到1982年间,Epson公司发布了这款HX-20便携电脑。这款电脑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惊世之作。有的书籍认为它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计算机。在当时,这款计算机是唯一集成了磁带驱动器、迷你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并且使用内置镍镉电池运行的便携设备。这款便携电脑的配备了两颗Hitachi 6301(0.614MHz)处理器,内存为16K(最大支持32K),配备120 X 32分辨率的单色液晶显示器。这款便携电脑的整机重量为1.7公斤,在当时来说已经相当的轻便了。 而且内置电池的供电能够让这款电脑持续运行50小时。,20

7、18/12/7,7,HX-20,1982年8月,Non-Linear Systems发布了他们自行研制的第一款便携式计算机,Kaypro II。这个公司前身一直从事航天飞机上的便携电子设备的制造,领头人Andy Kay是数字式万用表的发明人。这款便携电脑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金属外壳的便携电脑。这款电脑的配置为Zilog Z80(2.5 MHz)处理器,64K内存,内置9寸绿色显示器。机器配备了两个5.25寸支持190K容量的软驱,而且该款电脑还拥有外接电池和硬盘(10MB)选购,整体重量为13公斤。,2018/12/7,8,Kaypro II,1983年3月,由Texas I

8、nstruments(TI)研发的TI CC-40便携电脑问世。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是TI公司自己研制的70C20 (2.5MHz)处理器,6K-18K的内存,单色液晶显示器。这款便携电脑在当时的绝对优势在于,重量只有600g,采用4颗AA电池供电的时候能够持续运行200个小时! 1983年,这款TRS-80 Model上市零售。这款电脑看起来有些像现在的计算器,不过在当时,它已经非常的轻便、强大。 1983年5月,美国发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 SX-64 “Executive“。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是MOS 6510(1MHz)处理器,64K内存,320 X 200分辨率的

9、5寸彩色显示器。虽然说是彩色,但是实际上最多只有16种颜色。还内置了5.25寸170K的软驱一个不过该型号只限于国防内部使用,从未在市面上销售。 1984年2月,IBM公司发布IBM 5155个人便携电脑。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CPU是Intel 8088 (4.77MHz),配备256K的内存(最大扩充640K),内置显示器为9寸的琥珀黄色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 200。这款便携电脑,的储存媒介为2个5.25寸磁盘驱动器,容量为360K。采用的系统为装在磁盘上的IBM PC-DOS Version 2.10。,2018/12/7,9,2018/12/7,10,TI CC-40,TRS-80

10、Model,Executive,IBM 5155,综述: 在这一段时间里的笔记本电脑设计方向已经与现代品味十分相像。很少再有皮箱式的夸张设计。在功能、速度、屏幕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进。由于这个时期的笔记本电脑种类较为繁多,而且功能大同小异,这里我们只做个别重点选取来作介绍。 笔记本在这段时间的突破性发展莫过于:开始采用内置硬盘,这让笔记本拥有更高的数据储存容量,功能也开始与同时代的台式机媲美。这让笔记本电脑能运用在更为广泛的用途中。,第二阶段: 1985-1989真正意义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产生,东芝20周年的由来,2018/12/7,11,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

11、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多数国内媒体公认的第一款笔记本,不过本文在此予以保留。东芝的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了Intel 80C86(4.77MHz)微处理器,256K内存,选用3.5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这款笔记本的液晶屏幕分辨率为640 X 200,重量为4.1公斤,很遗憾的是它也需要依靠外接电源运行。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业界的20风雨路程。,2018/12/7,12,T1100,1989年9月,这是苹果公司面向用户推出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这款电脑在当时推出市场的时候性能大大超出了其它便携电脑(笔记本电脑)。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这是Motoro

12、la 68000的低电压版本运行频率为16MHz。内存为1MB(最高可扩种为9MB),内置了40MB的SCSI硬盘。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显示屏依旧为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00 X 400。,2018/12/7,13,MACINTOSH Prortable,综述: 这一个阶段中,笔记本电脑的外观已经与现今看到的电脑相差无几。除了功能上较弱,移动性较差罢了。不过在笔记本的设计制造上,还是显得十分笨重。在这个阶段,CPU、显示芯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为即将到来的多媒体时代打下了基础。不过这些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都非常的昂贵,依旧没有向普通大众敞开大门。 笔记本电脑在这段时间所作的突破性发展为:专门

13、为笔记本电脑开发的处理器的出现、彩色液晶屏幕的运用,手写输入的引入,CD-ROM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运用以及电池的改进(镍氢电池和锂电出现)。无疑彩色的液晶屏幕让笔记本电脑拥有轻便节能的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视觉享受,而CD-ROM的配备更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数据交换量激增。而CPU耗电的缩小和电池方面改进让笔记本拥有更好的续航能力,大大增加了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第三阶段: 1990-1994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发展轨迹,2018/12/7,14,1990年,NEC公司发布了这款PC-98HA笔记本电脑。这款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设计终于走出了黑与白的套路,采用了红色和黑色两种外观,在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上第一次融

14、入了女性的色彩。因此这款笔记本也被昵称为“Handy 98”。它配备了V50(10MHz)处理器,640K的物理内存(最高添加为1.25MB),没有配备硬盘。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是黑白的VGA显示器,整机重量仅为1.1公斤,拥有7-8小时的续航能力。,2018/12/7,15,PC-98HA,1991年,东芝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款配备彩色TFT显示屏幕的笔记本电脑T3200SXC。它配备了Intel 80386(20MHz),1MB的板载内存(最大扩充为13MB),120MB的硬盘。显示器为24厘米、256色TFT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 480。它的显示芯片为WD 90C21采用了256 KB的

15、显存。,2018/12/7,16,T3200SXC,1992年10月5日,这对于IBM公司具有非一般的意义,第一台ThinkPad问世了ThinkPad 700C。从此以后对于黑与红的追求就从不间断,也开始谱写了ThinkPad的成长之路。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IBM外观均继续沿用这款设计思路。700C配备80386(20/40MHz)处理器,8MB的内存以及270MB的硬盘。屏幕为12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据说它还是将PS/2端口引入笔记本的。,2018/12/7,17,ThinkPad 700C,1993年,IBM公司的ThinkPad 750P/360P首次将手写输入方式引入了笔记本电脑领域

16、。虽然这种引入并未带来多少的轰动,但在当时却方便了用户的输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不过这款笔记本倒也成为了PDA的雏形。这款笔记本采用了Intel 486SX(33MHz),4MB内存(最大扩充为20MB),340MB的内置硬盘。这款笔记本的液晶屏幕可以翻转,采用了9.5寸、分辨率为640 X 480的DSTN彩色显示器。整机的重量为3.1公斤,续航能力为3.3-7小时。,2018/12/7,18,ThinkPad 750P/360P,1994年9月,ThinkPad 755cd由IBM推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这款笔记本配备了Intel 486DX4(100MHz),标准配备8MB(最高40MB)内存,而硬盘容量则为810MB。它采用的是彩色TFT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 480。内置的CDROM为2X,整体重量为3.3公斤。,2018/12/7,19,ThinkPad 755cd,综述: 这段时间笔记本电脑性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还是要归功于处理器的领头作用。似乎下面叙述的历史都俨然成了处理器的发展史,然而没有它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