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383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草与鲁迅的生命哲学,岁涵,野草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9月,最后一篇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大概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内,共有24篇。 “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 “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等,但大多数用意都多为隐蔽。,晦涩、隐蔽的表达方式 “还不是披沥真实的心的时光” 野草题辞 (一)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时间历史的纵坐标上进行考察: “时间三相”:过去、未来、现在。 1 对过去:不要将过去美好化、理想化,要正视过去。 2 对未来:不相信乌托邦、黄金国 。,3“走在路上”的哲学:切断了前后两个向度的精神逃路,人只

2、能在当下的生命中站稳脚跟。 所以鲁迅的哲学是关注当下,“走在路上”。 过客解读。 1 过客 2人的在世: 3 过客的选择: 4 前面的声音指的什么?,5“走”的意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同是毁灭,二者有主动与被动、严冷与热情、反抗与忍受、僵死与创造 的区别。 6 思想渊源: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 (二)横向考察:将个体的人置于和他人的关系中考察 1 对敌人:,2 对看客: 3对待爱与怜悯的态度:受尼采影响。 拒绝怜悯(同情、感激): 首先,从心理上看,同情是一种弱者心理。 其次,“同情”颠倒了强者与弱者的位置 。 第三,可以把这种“求乞”与“布施”理解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 。,2 对“爱我者”的爱:爱的悖论。 (三)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