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2180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1-3工艺路线的制定-05(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工艺路线的制定,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如何选择定位基准? 怎样确定加工方法? 怎样安排加工顺序? 怎样安排热处理等其它工序?,制定工艺路线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2、、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1、定位基准选择,粗基准选择 精基准选择,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粗基准选择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各主要表面有足够的余量。 为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要求选用

3、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和有足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或其它缺陷.,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在实际应用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同时兼顾四条原则。,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

4、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精基准的选择 一般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设计基准) 基准统一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便于装夹原则,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基准重合原则(不重合,产生定位误差),?,基准统一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所有)其它表面,则应尽早加工该精基准。这称之为基准统一原则

5、。 优点: 简化夹具设计,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在数控机床中有广泛应用。减少了工艺路线,工序相对集中。提高了位置精度 缺点:基准不重合。,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互为基准原则 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办法来达到位置度要求。,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6、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例如: 精密齿轮高频淬火后磨削: 齿面定位磨内孔,内孔定位磨齿面,主轴颈和锥孔加工,自为基准原则 (类似与加工余量均匀的粗基准选择) 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进行加工 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余量和保证加工余量均匀,提高尺寸精度。 不能保证位置精度,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7、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例如:导轨面磨削、拉孔、推孔、铰孔、绗磨孔、浮动镗刀块镗削、光整加工,便于装夹原则 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夹紧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2、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经济精度 加工方法选择,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

8、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1)加工经济精度,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装、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心操作 细心调整,精度提高 粗

9、糙度降低,时间增加、成本提高,A点的左侧或B点的右侧应用都是不经济的,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加工误差,加工成本,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

10、艺尺寸链,2) 如何选择加工方法? 考虑因素: 零件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考虑本单位现有工艺条件; 考虑加工经济精度; 材料的可加工性; 考虑生产类型。,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3、典型表面的加工工艺路线,外圆表面的加工工艺路线 孔的加工工艺路线 平面的加工工艺路线,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11、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 IT1213 -IT1011 -IT79 Ra1080Ra2.510Ra1.255 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黑色金属) IT1213 -IT1011 IT89 -IT67 Ra1080Ra2.510 Ra1.2510-Ra0.161.25,外圆表面的加工工艺路线,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一金刚石车 有色金属(如铜、铝) 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一研磨、超精加工、砂带磨、镜面磨

12、或抛光,研磨时,工件作回转运动,研具作轴向往复运动。,氧化铝、碳化硅、金刚石、碳化硼以及氧化铁、氧化铬微粉,铸铁、铜、铝或硬木,超精加工 是指工件作回转运动,用细磨粒油石作高频短幅振动和送进运动,以很小的压力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改变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能力较弱,0.02m以下,砂带磨削 砂带高速回转; 工件缓慢转动并作送进运动。,0.02m以下,砂带磨削,孔的加工工艺路线,镗孔加工方式,卧式镗床,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

13、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钻-扩-铰-手铰,IT10-13 IT9-13 IT69 IT5 Ra5-80 Ra1.25-40 Ra0.32-10 Ra0.08-1.25,(中小孔),注:铰孔只能保证尺寸和形状精度,降低粗糙度,不能纠正位置误差。自为基准加工,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IT710 Ra0.63,钻(或粗镗

14、)半精镗精镗 (大孔、箱体、位置精度高),IT1112 IT79 Ra2.510 Ra0.635,钻粗拉拉(大批量),不能提高位置精度,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钻(或粗镗)半精镗- 粗磨精磨(淬火、高精度),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15、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金刚镗(有色金属),浮动镗,精镗,精磨,珩磨,研磨,浮动镗刀块属定尺寸刀具,它安装在镗刀杆的方槽中,沿镗刀杆径向可以自由滑动,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比较好,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金刚镗是指在精密镗头上安装刃磨质量较好的金刚石刀具或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高速、小进给精镗孔加工,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

16、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研磨孔用的研具是一个圆棒。研磨时工件作回转运动,研具作往复送进运动。有时亦可工件不动,研具同时作回转和往复送进运动,同外圆研磨一样,需要配置合适的研磨剂。,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加工余量与 工序尺寸 五 工艺尺寸链,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 基本概念 定位及基准 三 工艺路线制定 1、定位基准选择 2、加工经济精度 与加工方法选择 3、典型表面的 加工工艺路线 4、工序顺序的安排 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