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之课(马腾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609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之课(马腾冰)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说之课(马腾冰)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说之课(马腾冰)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说之课(马腾冰)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说之课(马腾冰)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之课(马腾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之课(马腾冰)(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马腾冰,课设精妙,说出品味,说精品之课,什么叫说课?,说课的定义,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 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的设定、施教方案的设计以 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 学研究方式.,说课说什么?,说课的内容,1、教学背景分析 2、教学目标制定 3、教学方法选择 4、教学流程设计 5、教学评价分析,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教学背景分析,1、对课标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2、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选择 3、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与分析,教学目标制定,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选择,1、教学资源 2、教学手段 3

2、、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设计,1、教学环节 2、教师活动 3、学生活动 4、设计意图,教学评价分析,1、教学预设 2、课堂生成 3、教学效果 4、成功之处 5、改进之处,说课的内容,1、教学背景分析 2、教学目标制定 3、教学方法选择 4、教学流程设计 5、教学评价分析,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说课 = 说教案,?,误区1:说课就是复述教案,说课稿 不宜过长 重在说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 侧重“为什么这样教”,教案 详细记录 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 侧重“教什么”、“怎样教”,说课 = 讲课,?,误区2: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说课 对象:同行或

3、专家 内容:解说对某课题的理解、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讲课 对象:学生 内容:对某课题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如何让说课上档次?,说课的技巧,1、深入分析课标,准确把握教材 2、优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运用教学方法 4、反思评价教学预设、课堂生成与教学效果,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等基础上展开研究的,又是为今后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等性质奠定基础.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在数学必修1中已经有系统的学习,当时直接利用单调性的定义和函数图像进行研究. 本节课通过对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

4、数的概念进一步分析,得出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的关系,同时体现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优越性.,函数单调性与导数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等基础上展开研究的,又是为今后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等性质奠定基础.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在数学必修1中已经有系统的学习,当时直接利用单调性的定义和函数图像进行研究. 本节课通过对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数的概念进一步分析,得出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的关系,同时体现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优越性.,函数单调性与导数教材分析,深入分析课标,准确把握教材,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该内容所处的“

5、地理位置”以及安排意图: (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作为该内容的基础; (2)本课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该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有怎样关系或者该内容在后续学习将得到怎样的深化.,深入分析课标,准确把握教材,2、该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训练哪些方面的技能或者科学方法、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建立怎样的情感、养成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价值观等. 3、该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测角仪和皮尺等测量工具,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方案来测量距离; (2)能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以及正弦、余弦

6、定理等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不可到达点的距离测量问题; (3)体会与运用数学建模的知识、思想与生活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与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5)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分析与改进优化。,优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制定目标要全面(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德育渗透) 2、制定目标要适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3、制定目标要具体(将大纲中的总体性、综合性目标分解成本节课的具体目标) 4、教学目标要明确(表达要准确、简明) 5、教学重难点确定得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理解导数的概念; (2)掌握

7、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1)通过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关系的 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速度问题中蕴涵的一般数学 问题的分析过程,发展学生从数学的抽象 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数学建模能力,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 过程,领悟逼近思想,体验和认同“有限 和无限对立统一”和“事物是相互转化”的 辩证观点,导数的概念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运用教学方法,1、根据学习过程的要求来阐述教学流程内容; 学习过程经历定向、活动、反馈与调控阶段; 2、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阐述教与学双边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怎样的情景导入新课、如何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设计和指导开展

8、哪些教学活动、选择哪些教学辅助设备、如何讲解、设计怎样的问题或练习供学生思考、如何归纳小结以及怎样板书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围绕教师引导、指导,开展哪些有效的学习活动(如阅读什么材料、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练习、怎样开展讨论合作、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反馈、如何实现知识迁移等.),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分析,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探索小结 重点讲评,知识应用 提高能力,归纳总结 反馈评价,第一、 面对全体,分层探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二、 实施同组同质、组间异质分层练习. 第三、 坚持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学特点:,三、过程分析,教案设计的教

9、学流程是: (1)课前:了解学生有什么 提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三、过程分析,(2)课堂上:要教给学生什么 个别学生介绍设想与方案 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分析 老师对好的方面加以肯定与总结 老师针对不足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形成改善或优化方案 不同方案的比较 总结思想方法 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究,三、过程分析,(3)课后:学习的延续与提升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的问题 写出设计方案 班上评选与交流学习,四、教法分析,根据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问题式启发教学法: 重点围绕核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从 方案评价中引发对新问题

10、的思考与探讨; (2)开放式交流讨论教学法: 师生交流设计方案、评价方案、改善 与优化方案; (3)师生合作学习探究教学法: 在问题的探究中,老师既是学生的引 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师生合作,共 同探究,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与研究氛围。,怎样教,反思评价教学预设、课堂生成与教学效果,剖析自己在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特别是教学设计等方面 1、可取之处或特色之处; 2、存在的不足之处或难以把握之处.,五、评价分析,教学反馈: 从课前收集的设计方案来看,很多学生 不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入手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的方案也存在不少的漏洞;而课后绝大 部分学生反映基本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的思

11、路,并能对新的探究问题较快地提出较为完 善的解决方案,在作业中对相关题型的掌握 亦较好。,五、评价分析,教学预设效果的达成情况: 学生能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思考、 讨论与解决,较好地进行了设计方案的交 流、评价与优化,学生基本掌握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六、教学反思,1、结合多种形式、多个角度,集中解决一 个核心问题,并做好思想方法总结,实效性 较好;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能活 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 极性,激活思维,受学生喜欢,可以作为传 统数学课堂的有效补充与继承发展;,课堂的组织形式:,六、教学反思,3、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值得注意与有待加强

12、的地方: (1)设计问题时应考虑该问题是否有深入 研究学习的价值,对课堂教学是否有帮助, 对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提升; (2)提问题应精简、明确,有针对性、启 发性,能突出重点,体现关键点; (3)启发要得当,老师不能全权代办;,教学方法:,六、教学反思,4、开放式交流讨论教学法值得注意与有 待加强的地方: (1)时间的把握。本节课绝大部分时间 在解决探究问题一,若能有时间让学生 对探究问题二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并交 流设想的话,效果会更好,问题能得到 更好的深化,能力能得以更好地提升; (2)避免跑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开放式 交流与讨论,容易把问题过于发散而造 成偏离主题,老师应注意把控。,六、教学

13、反思,5、课前设计方案的征集与课堂上方案的介 绍交流,可以让老师较好地了解学生已掌 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能力,存在哪 些疑难,从而确定应在课堂上着重教会学 生什么、怎么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 课后的探究活动可在对课堂所学知识进一 步深化拓展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从而指导接下来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六、教学反思,6、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分组讨论等教学 活动不能是为了形式而设计,应该是为 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主与合作学习 的能力、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教的知识 而进行的适当设计,是为提高课堂的有 效性而设计的,课堂不能只有活动形式 而忽略数学本质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 方法的培养与提高。,说课课件1,说课课件2,说课课件3,说课稿示范,説课课例的示范,祝大家成功!谢谢!,由悟到行,由行到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