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5389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七年级语文《窃读记》(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读过什么书?你的读书感受是什么?最喜欢的是哪本书?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知道哪些读书人的故事?,名人警句,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 开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

2、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苦痛, 富的永远没有尝过。,名人故事警句,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名人故事警句,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

3、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名人故事警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名人故事警句,杜甫读书破万卷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

4、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窃读记,林海音,窃读 炒菜 踮起脚 屋檐 支撑 书柜 皱眉 腋 婪 辘,窃 炒 踮 檐 皱 撑 柜,qi cho din,yn zhu,chng gu,腋 y 婪 ln 辘 l,窃读记,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年回到故乡台湾。,不要忘记作者的识记方法哦:名、时、地、评、作,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不要忘记作者的

5、识记方法哦:名、时、地、评、作,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联接了大陆与台湾、中国与世界的文学。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林海音的作品众多,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城南旧事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城南旧事电影剧照,英子和爸爸,“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文思品读,“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偷 、偷偷地 、谦指自己,文思品读,“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

6、思?,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文思品读,窃,作者为什么要“窃读”;,作者写了那两个窃读的场面?,有怎样心理感受?,一个无力购买却渴望读到书的穷学生,人多时 下雨时,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书的滋味!,文思品读,为何要“偷偷地”读书?,物质上贫穷匮乏,精神上渴求读书,文章中有很多精彩语句,请圈画出来,并说说看你喜欢它们的理由。,妙句品读,放学、急匆匆、书店、晚上、依依不舍、窃读、滋味,放学后的“我”奔向窃读的书店。,我又快乐又惧怕地窃读着。,我窃读后的感受是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整体感知,文章按照“窃读”的过程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第1自

7、然段),第二部分 (第2到9自然段),第三部分 (第10自然段),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词句最能体会到窃读的滋味?并在书上做好批注。,想一想:窃读时还有那些滋味?,担心、紧张、遭白眼、挨饿、辛苦、心酸,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中心句,再次品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能体会到这种窃读的滋味?,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突出了看、闻、听这三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精神食粮”更吸引“我”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

8、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切,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突出了看、闻、听这三个词,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不直接写出主要写什么,而是用看、闻、听呢?,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精神食粮”更吸引“我”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9、 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切,“我”,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第四自然段) 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 析比喻,略带夸张。形象地刻画了“我”对于读书的深度渴望、如饥似渴和“窃读”的复杂心理。,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 ;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 ; 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 。,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贴在一个大

10、人的身边,假装发愁,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 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 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 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 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读书读到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形象地描写出自己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国文老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我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11、,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是一个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渐渐成长!,再次体味窃读的滋味,自由质疑,心理描写,比喻,巩固复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2、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3、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巩固复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6、可是明天走过几家书店却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 7、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综合性学习: 1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 3去书店读书,尝尝只读不买有啥滋味; 4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5写一写自己读书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