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1438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XXXXX幼儿园 XXX一、说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会蹲在花坛边十分专注地观察蚂蚁运粮食的样子,曾经玩过的健康游戏“小蚂蚁运粮食”让孩子们记忆深刻;绘本故事小蚂蚁和西瓜更是让孩子们了解到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两两合作搬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幼儿。顺应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蚂蚁和西瓜的活动就产生了。“指南”出艺术领域的两大核心目标是“欣赏与感受、表现与创造”。因此,孩子们在欣赏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基础上,初步了

2、解了蚂蚁吃西瓜的不同姿态;同时花坛边观察蚂蚁运粮食让幼儿从听、看绘本故事到真正感受到蚂蚁觅食的动态。幼儿积累了有关蚂蚁丰富动态经验基础上,尝试用撕贴、添画的方法,创造性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围绕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确立多元化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2.尝试在撕贴的基础上,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3.在细微之处表现出蚂蚁的用不同方式运西瓜的面部表情,增强画面的趣味性。三、重难点重点:添画蚂蚁不同的动态,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难点:能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四、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

3、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幼儿。经验准备:熟悉绘本故事内容;生活中对蚂蚁有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幼儿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会积累有关蚂蚁动态的丰富经验,为创作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材料准备:棕色碎卡纸、淡绿色1开大纸2张、几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西瓜图纸、淡绿色的大纸是教师有意提供的蚂蚁运西瓜、吃西瓜的物质情境材料)四、说教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体验法:幼儿在欣赏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引

4、导幼儿观察、模仿蚂蚁抱西瓜、啃西瓜的样子。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草地上又出现一块大西瓜,小蚂蚁会怎样吃西瓜呢? 儿歌示范法:教师用儿歌引导幼儿添画出蚂蚁的动态。如:小手小脚弯一弯,怎么弯?眼睛嘴巴动一动,怎么动?此种方法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作画的趣味性。五、说学法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我通过游戏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抓住幼儿的热情,自然导入课题,“幼儿体验整体感知”“启发引导重点理解”“动手操作拓展引申”的学法,让幼儿在玩玩、想想、听听、讲讲、画画中轻松完成活动目标。五、说活动流程此次活动我将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组织教学,以指南精神

5、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创造性的学习,让活动更富趣味性,基于此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以下4个环节:1.回忆绘本 导入活动2.幼儿体验 教师讲解3.幼儿操作 教师指导3.幼儿操作 教师指导4.展示作品 分享创意过程 六、说活动过程1.回忆绘本,导入活动利用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中的蚂蚁吃西瓜的情节,激发孩子创作的兴趣。教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研究蚂蚁,图书区里还多了好几本关于蚂蚁的书,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吧。”2.幼儿体验,教师讲解(1)观看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蚂蚁形态。教师:你看到的小蚂蚁是怎样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幼儿模仿蚂蚁吃西瓜的动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一只抱着西瓜啃

6、的蚂蚁、一只侧面背西瓜的蚂蚁和两只蚂蚁合作抬西瓜的形象。)教师:“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评析:从模仿绘本中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是幼儿创造的源泉,为幼儿表现不同姿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2)讲解材料用法,幼儿尝试添画蚂蚁的动态。a教师选择两块棕色纸,分别撕出蚂蚁的头和身体。b教师运用变魔术的办法粘贴处蚂蚁的身体姿态。魔术一: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姿态不一样的蚂蚁就出现了。魔术二:先确定身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头的位置,小蚂蚁也有和别的蚂蚁不一样的姿态。(评析: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孩子一种表

7、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的小蚂蚁千变万化)(3)运用儿歌引导幼儿添画蚂蚁的动态。教师用儿歌引导:“小手小脚弯一弯,怎么弯?眼睛嘴巴动一动,怎么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向哪边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以此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作画的趣味性。 (评析:运用儿歌示范,能够把示范要点概括清晰地讲解清楚,也能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但并不是一首儿歌就能解决所有示范问题。活用儿歌,增强儿歌与幼儿的互动,能更好地发挥儿歌的作用。在这里,教师利用“小手小脚怎么弯,眼睛嘴巴怎么动,触角向哪里翘”等问题增强儿歌与幼儿的互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主动性)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1)创设新情境

8、,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师:“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小蚂蚁又会怎样吃西瓜呢?”(2)师:“每一只蚂蚁都很能干,想出了各种办法运西瓜。小蚂蚁很善于合作呢,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师利用情境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幼儿创作。(3)师:“小蚂蚁把西瓜运到了蚂蚁洞,蚂蚁洞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撕出蚂蚁洞,丰富完善画面。4.展示作品,分享创意过程(1)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自己的创作。(2)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合作的快乐。5.活动延伸(1)班级设置蚂蚁饲养区,继续观察蚂蚁并进行记录。(2)美工区尝试运用橡皮泥、毛根,制作不同动态的蚂蚁。六、教学反思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技能创作方法多种多样,或儿歌讲解、或巧妙示范、或丰富经验众多的方法中,利用幼儿的动作体验增强作品的创作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上述活动中,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的重难点所在。因此,我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小蚂蚁是怎样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这只小蚂蚁不光牙齿在用力、小腿也蹬紧了,真有劲!”在经验的驱使下,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表现着蚂蚁运西瓜的千姿百态。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