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1411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本课讲的是由王丽娟主编的舞蹈教材中第四单元第八章第三节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舞姿组合。本课是在学习了基本手位和基本脚位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手位和脚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的古典舞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等元素训练打下基础,所以古典舞基本舞姿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内容,中国古典舞 基本舞姿组合,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肌肉的训练意义和各部位身体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将来对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 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掌握基本技能、专业素质、基本技术技巧,将古典舞身韵融入

2、基础训练课,使学生掌握古典身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为以后的古典舞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 把握好古典身韵的核心“形、神、劲、律”,做到外在形象,内在意象,形神兼备,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上的神韵与风采。,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典舞手形、手位、脚位的准确;组合要注意手和脚的配合协调统一,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难点:古典舞的形态、体态以及韵律、动律。,五、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难以达到训练要求,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

3、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六、教学方法,语言启示法 示范法 单一练习法 纠正与鼓励法,1、语言启发法: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示范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语言启发、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在舞蹈课学习中示范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

4、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单一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舞蹈课主要是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4、纠正与鼓励法:主要是最后学生学习结束展示展现时老师给出的纠正评价,加以鼓励使得学生有信心更好的完成所学习内容获得应有的知识。,七、教学过程,(一)活动训练(音乐:蓝色的爱)(20分钟) 1、把上压前旁腿 2、把上压脚背 3、把上开肩训练 4、把下踢前旁腿 (二)复习基本手位、基本脚位组合(20分钟) (三)学习新组合:基本舞姿(50分钟)

5、,准备:56双手背手,左脚丁字步位,身体冲2点,头冲1点。 78呼吸右手撩掌45 (1) 12右手从左到右小单晃手, 34左脚勾脚往8点方向上步至右脚跟丁字步,右手按掌, 56右脚丁字步,右手按掌, 78右手从按掌提腕切掌下来, (2) 14右脚向4点迈一步,右手至托掌, 58至右手托掌,左脚撤踏步, (3) 12右脚至五位半脚尖,右手从斜后下来至小五花, 34向2点迈步至踏步,双手至顺风旗, 58脚踏步,顺风旗,,(4)12移中心右脚点地步,左脚半蹲,右手山膀,左手切掌, 38脚向旁迈一步至大掖步,手至双山膀, (5)12左脚上两步至踏步,盘手至右手提襟,身体向1点, 34左脚上三步至踏步,

6、盘手至左手提襟,身体向5点, 58脚踏步,双手至托掌,体冲4点, (6 12保持(5)58的动作, 34转身左脚前点地,右腿蹲,手至摊掌, 5脚踏步,手盖掌, 6勾脚错步,手分掌, 7脚踏步,手至双托掌,目视2点, 8转身至5点踏步,双手提襟,目视4点。,八、教学总结,以上是我对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组合,并把它运用到对实践操作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 始 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 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九、作业,利用一周的时间,复习及反复练习所学内容,下节课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