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10267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时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1查理马特改革(采邑制改革) (1)时间:8世纪前期。 (2)人物: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 (3)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即推行采邑制。 (4)特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君和封臣,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契约关系。 (5)影响:在分封的基础上,西欧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以封地为纽带,建立起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考 点 梳 理,角度1 两场封建性质的改革,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

2、,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1)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了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3)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因此在西欧封建社会出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课内练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3大化改新 (1)原因 内因: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因素) 外因:受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和制度的影响。 (2)时间、人物:646年、孝德天皇。 (3)内容 政

3、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引进皇帝制度、借鉴科举制度)。 经济上: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4)学习对象:中国的隋唐。,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课内练习,(5)性质:学习和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 (6)意义: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7)特点:深受隋唐文化影响,通过照搬隋唐各种典章制度的方法,实现了日本的封建化和中国化,是一场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些相似的汉化改

4、革。 (8)启示: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课内练习,1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1)概况 时间:公元1世纪前后。 地点: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犹太人聚居地。 创建人:耶稣基督(救世主)。 经典:圣经。 节日:圣诞节。 (2)基本教义:耶稣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传播及影响: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基督教传遍全世界,成为有影响的世界宗教。,

5、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角度2 两大宗教,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2丕平献土与教皇国 (1)“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影响: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3罗马教廷的至高地位 (1)形成:“丕平献土”使教权与王权勾结,事实上形成了教权高于王权,教皇国由此形成。 (2)表现 政治上: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王权来自教权,使教皇成为世俗社会的一切主宰。 经济上: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思想上:垄断文化教育,极力宣扬神学,成为

6、“中世纪欧洲的精神支柱”,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4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1)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2)创立人:穆罕默德(“先知”),“真主”安拉的使者。 (3)创立地点:阿拉伯半岛。 (4)经典:古兰经。 (5)教义:宇宙中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各部落应放弃自己的信仰,一起来信仰真主。一切穆斯林皆兄弟。 (6)传播:伊斯兰教是通过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来传播的。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和扩张,被帝国征服过的西亚、北非、南亚和中亚的一些地方成为穆斯林的集中地。,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

7、析,5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经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就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得以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 (2)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阿拉伯帝国地跨三大洲,阿拉伯商人来往于东西方之间,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如印度人发明的十个计数符号传到欧洲,后被称作“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东方。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3)阿拉伯人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如:伊斯兰教、麦加大

8、清真寺和天方夜谭。,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1兴起时间:1011世纪。 2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特点: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的方式从封建主那里取得自治权,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城市共和国。法国琅城起义就属于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 4历史意义 (1)政治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层不断分化,一些富裕的银行家和商人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化上:反映市民思想与精神的世俗文化的兴起,对宗教神学形成了冲击,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角度3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课

9、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易 错 分 析,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易错对比】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与两宋城市繁荣的比较 兴起的时间大体相同,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不同的是西欧城市的兴起是因经济而崛起,享有自治权;而中国城市是因政治而聚集,是先政治中心而成为经济中心,归宋王朝管辖。,1“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课 内 练 习,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C,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领主和附庸”“依附关系”,判断是西

10、欧封建等级制度。,考点梳理,易错分析,2中古欧洲社会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D,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解析 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精神支柱是教皇。,3与下图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内容是( ) A雅典 伯利克里改革 B日本 大化改新 C俄国 农奴制改革 D日本 明治维新,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B,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解析 资料卡显示的信息是日本大化改新

11、的相关信息。,4下图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D,解析 据路线图及图中关键信息“麦地那”等判断可以知道是伊斯兰教。,考点梳理,易错分析,5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几乎都存在。在古代下图所示的区域主要传播(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A,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解析 图示中的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6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点是( ) 诞生于公元前 诞生于亚洲 曾为统治者所利用 曾促进文化交流 A B C

12、 D 7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 基督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A B C D,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B,解析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7世纪。排除含的选项。,考点梳理,易错分析,D,解析 基督教的信徒是基督徒,穆斯林是伊斯兰教的信徒。排除含的选项。,8【2017黄冈】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第19课时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课内练习,D,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解析 争取城市自治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