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1601859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某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XX被誉为xx的“温州”,在全市超百亿元企业较少的情况下,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四位,可以说中小微企业功不可没。但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为进一步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剖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其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近期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材料如下:_、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裕城乡居民、保障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XXXX年二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全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尤其对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

2、来说,夹缝求生、危中求机、难中求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为突出。XX市委、市政府认真研判形势,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推进科技创新、强力招商引资、深化企业服务,全市中小微企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2.95万家,涉及36个行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比2006年净增6000家,每万人拥有中小微企业数量62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业人员83.9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口的70%以上。二是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今年1-7月份,全市中小微企业呈现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环比增速逐月提高,累计实现营

3、业收入2162亿元,同比增长15.3%,位居全省第四名;完成增加值572.7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264.1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实缴税金43.7亿元,同比增长16.4/0。三是小微企业贡献近半。今年1-7月份,全市小微企业数量2.82万家,企业数量的96%;完成增加值313.9亿元,微企业增加值的54.8%;实现营业收入1020.4亿元,实现利润117.9亿元,实交税金20.1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微企业的47.2%、44.6%和45.9%。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中小微企业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步伐,在做强做优我市主导、特色产业基础上,加快淘汰小

4、造纸、小纺织、小档发、水泥等落后产能,积极投身到智能电网、风电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上来,形成了完整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体系,实现了多功能新型纤维材料、纳米碳酸钙材料和光伏产业材料等规模化生产,打造了中原电动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二、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市中小微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一)市场需求疲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国内外供需不足的矛盾尚未缓解,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前景尚不明朗,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市中小企业部分订单不足、效益下滑,

5、部分行业经营困难。其中。受国家电网实施集中采购的影响,我市的中小型电力设备企业因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限制,无法进入国家电网采购目录,导致订单减少。1-7月,长葛易和电器产量同比下降25%,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0%;永新电器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6.67%,利润出现负增长。铜铝行业受产能过剩、铜铝制品价格持续走低、线缆行业开工不足、税收返还政策变化(xxxx年70%返还;xxxx年50%返还;xxxx年起不再返还)等因素,造成利润大幅下滑,约1/3小微型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纺织行业受国家收储棉花价格(国内约204元/吨,国际市场约14000元/吨)影响,成品棉纱价格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出口减少

6、,企业开工率不足,生存困难。(二融资问题突出。在调研中,企业反映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难,因融资难而导致的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到了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新上项目和技术创新,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融资渠道少。目前,国内多层次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发行企业债或集合债等直接融资方式由于门槛较高、报批手续复杂而很难实现,银行信贷资金仍是中小企业融资首要渠道。除向银行借贷外,企业只能通过同行短期拆借或民间借贷来应对资金不足。二是融资门槛高。商业银行为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在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必须有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做抵押,或是要求企业联保、互保等,而对机器设备抵押或商标、专利等知识

7、产权、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认可度不高,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由于无法满足银行的抵质押条件,或是自身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三是融资期哏短。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今年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发放的流资贷款从1年期缩短为半年期,个别银行缩短为3个月期,使中小微企业在贷款时就要做好还款的准备。同时,中小微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新上项目,而银行对长期项目贷款的要求门槛高,从调研情况看,仅有一家中型企业获得银行项目贷款,其它企业均是用短期流资贷款投入项目建设,期哏错配,更加剧了企业流资紧张。四是融资成本高。据调查,银行有偿服务项目已达196项。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银行往往要求企业购

8、买理财产品,办理承兑,收取咨询费、评估费等。调研中,企业反映要获得1000万元的贷款,需办理1000-3000万元的全额承兑,企业拿着承兌若要变现,就需找地方进行贴现,有的甚至要二次贴现(贴现率在4一7%之间)。综合算来,除贷款利率外,银行的服务费用高迖4-7个百分点,高的甚至迖10个点以上,这些无疑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五是银担合作不畅。目前,银行对担保公司认可度不高,担保公司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担保作用难以发挥。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成立有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5.33亿元,其中40%的资金在银行托管(存入专户,不能随意支取),但银担业务开展较少,企业联保、互保现象

9、严重。以XX县为例,现有两家担保机构注册资金1.3亿元,托管资金5200万元,7月底担保余额仅36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7.85%,占担保全额的5.57%(按银行放大倍数5倍计算)。六是民间融资活跃。中小微企业从银行无法贷款,银行贷款中短贷长投、贷款到期等问题的过桥资金等因素,只能转向民间资金或“影子银行”融资,而民间借贷月息在2-5分,更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三生产成本增加。受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国内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加上工人工资水平提高,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较快。一方面,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大。xxxx年一季度以来,油、气等动力燃料价格维持高位,推动了生产、运输费用的上

10、涨。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使中小微企业的成本持续上涨、利润逐月缩减。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去年以来,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同比增长35%,加上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攀升,推高了劳动者的预期工资。今年与去年相比,我市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增加15%,企业普遍反映工资、社保压力增大。由于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加,加上中小微企业往往固定资产少、技术水平低、议价能力弱,无法完全转移其上涨的成本,因而只能通过缩减利润的形式消化,造成部分企业效益滑坡,处于持平或亏损状态。(四用工矛盾加剧。一是招工难。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有限,造成员工普遍短缺且流动快。从调研情

11、况看,在劳动密集型的档发、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普通工人难招,在装备制造、铸造等行业技术工人难留。如:瑞美真发上半年的用工缺口高达500人(约占1/4),多数企业的招工已经成为一年中不间断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市的本地工难招,主要是因为当前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不同以往,年轻人就业向往大城市,工作素质不高,享乐主义严重等因素,使年轻人不愿意留在本地打工。如:鄢陵箱包的生产企业基本上用的是年龄在40岁左右的工人。二是留人难。外地工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租房费用较高、子女入学等原因,很难在企业长期工作。同行业的恶性竞争、挖人等现象也加剧了员工流动,特别是在电力电子、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等行业的技工刚学成出师很快

12、就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助推了用工成本的增加。(五土地制约发展。一是报件门槛高,用地报批难。组织土地报件必须具备立项、环评、水保、林地等基础性条件,立项难、环评难等困难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性困难,前置条件欠缺,报件门槛高,将导致报件无法报出,或条件不具备,上报速度迟缓,大型企业用地如此,中小企业用地更难。二是用地指标少,项目落地难。随着国家土地供应形势吃紧,在国家控制总量、地根紧缩的大背景下,用地保障难是当前全国范围内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市企业今年新上项目需建设用地约20000亩,而今年我市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足5000亩,因此在用地保障上只能保大放小,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就无法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用地。

13、三是后备资源缺,占补平衡难。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在耕地保护上“闸门”紧锁。就我市而言,可开垦后备资源相对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占补平衡不了就无法组织报件,中小企业用地只能付之东流。四是出让地价高,企业承受难。规模小、起点低、融资难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实力不足成为中小企业在土地挂牌出让中成功摘牌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面对高额的土地出让价,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束手无策,无法支付土地价款,即使勉强支付了土地价款,后续的生产经营也因资金的短缺而深受影响。(六服务意识不强。虽然我市连续4年获得企业服务先进市,行政审批事项是全省最少的,但是部分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还有待

14、加强。从调研情况看,禹州市部分乡镇对企业随意拉闸停电,造成部分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因环保、安保的国家标准提高,大部分小微企业对政策理解不足,职能部门对企业不先讲明政策,帮助企业完善标准,而是以罚代管。规划部门对市区工业企业的规划意见出具缓慢,开发区一家企业因市场需要,拟将一层厂房改建为二层厂房,此项目报规划部门半年未获批,造成企业无法尽快占领市场,发展受阻。(七政策落实不够。继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国务院2005年出台“非公经济36条”,xxxx年出台“中小企业29条”,xxxx年出台“民间投资36条”,xxxx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年又出台

15、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由于政策宣传不够,有关配套措施不到位或财税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到哪些政策,如何享受这些政策,对扶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一些垄断领域的“坡璃门”仍未打破,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三、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完善政策体系。政策支持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今年7月份,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许政xxxx35号),通过一系列具体操作措施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增效,使中小微企业能够在当前困境中“轻装快进”。下一步,要针对我市

16、中小微企业发展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细化责任,强化落实,确保政策实效。(二)加大财税支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省和其它地市扶持民营企业的有关税费减免、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建议由市财政、税务部门牵头,对中小微企业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足额落实各项税收减免和扶持奖励性政策,并积极向上争取减免省一级收费。进一步充实完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许政(xxxx)35号文件已明确规定“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为每年3000万元,视当年财力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下一步要抓紧制定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要专项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项目资助、股权投资等,确保资金用好用活。(三创新金融服务。一是创新银行金融服务。各银行业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创新信贷业务办理方式等。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项目对接会、融资专场会等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