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 文档编号:6160105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榆树市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2月28日在榆树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长高中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年工作回顾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合力攻坚,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到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0.5亿元,同比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4.4亿元、10.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15.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2.7亿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430元、13770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一是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凯禹百吨级电容炭产业园、华润秸秆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中粮30万吨燃料乙醇、长春天裕30万吨燃料乙醇、金禾集团30万吨柠檬酸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新建项目有序推进。杭州纸友1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北京名尚世家万吨白酒等项目即将开工,阳光凯迪生物质发电、闽粮收储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中瑞生物质能源项目主体基本完工,鸿大垃圾发

3、电项目即将投产,中粮15万吨柠檬酸、吉林谷麦王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续建项目稳步实施。正大肉鸡产业化项目新建养殖场8个,14个养殖场平稳运行,年出栏肉鸡5800万只。投资10亿元的正大饲料厂建成投产,投资16亿元的正大食品加工厂达产达效,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凯禹二期硅炭黑综合项目即将投产,投资亿元的鸿润粮食收储项目建成使用。二是现代农业统筹推进。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30.2万亩,增加水稻、大豆、高粱25.5万亩,种植青贮玉米2万亩,发展旱作直播稻4500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9.9万亩。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粮食生产功能区、中国优质玉米示范区。榆树玉米被评为“中国好粮油”,榆树大米

4、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生产条件持续改善。整合资金2.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5.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10万亩。建成1500亩水田核心示范区、1.4万亩高标准水田生产示范区。飞机航化作业80万亩,水稻病虫害实现统防统治。投资2691万元,实施卡中闸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恢复水田灌溉2.8万亩。投资5638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竣工。生产方式不断创新。榆树玉米产业园被评为省级产业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583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016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1%。国有林场改革和乡镇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牧业经济稳步发展。标准牧

5、业小区发展到806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和23个收集点建成运营,无疫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全省首家种养结合整县推进一体化项目试点市,牧业产值实现65亿元。特色产业效益凸显。充分利用长春市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整合资金9000万元,扶持棚膜经济发展,新增温室大棚面积4000亩,总面积发展到6.9万亩,园艺特产实现产值78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惠及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改造农村危房2637户,完成农村改厕5300户,绿化造林3.3万亩,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三是商贸服务业活力增强。投资亿元的人防商场投入使用,投资16亿元的天悦商城正在装修,

6、投资7.5亿元的凯购城商业综合体主体完工。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完善,鲅鱼圈榆树内陆港一期工程完工,粮食外运能力由130万吨提升到400万吨,五棵树农贸物流园区建成使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225户。供销社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新兴业态逐步拓展。建成坤泰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厨电子商务正式落户,全市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特色优质农产品实现网上包装销售。全市快递企业发展到15户,业务网络延伸到乡村。民营经济长足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建成吉酒集团创业孵化园。蓝河坝米业、天丰米业、真元药业等企业进入长春百强民

7、营企业行列。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33亿元,同比增长10.3%。旅游景区晋档升级。五棵树滨江旅游区、花园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景区功能逐步提升。榆树钱酒业被列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延和朝鲜族乡民俗馆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四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开展打违促征百日攻坚行动,依法拆除违建和D级危房952户、5.4万平方米,打通中心街、承恩街等街路,改善了市区交通环境,加快了棚户区改造进程。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改造棚户区12个区段,征收房屋2136户、18.86万平方米。改造旧棚改小区道路16.8万平方米。分配廉租房43套,购买公租房30套,发放租赁补贴3300户。城北集中供热站主体完工,新建换热站4

8、座。平安供水厂正在安装调试,改造50栋旧楼供水系统,更新管网1.6万米。实施10个老旧小区天然气入户工程,新增用户8000户。城乡路网持续完善。榆松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修复黑大公路、榆山公路49公里。建设农村水泥路200公里,改造危桥险桥20座。客运北站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完成客运总站室内装修改造,乘车出行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占道经营1800处。着力规范市区交通秩序,重新施划道路标线5.5万平方米、停车位8000个。依法整治非法营运行为,严厉打击超限超载,纠正违章行为4.8万起,全省大货车专项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五是民生成果普惠于民。克服国家减税降费

9、、房地产持续低迷等困难,大力培植财源,创新征管举措,地方级税收收入大幅提升,全年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52.1%,有效保障了重点民生项目顺利实施,向群众承诺的12件民生实事和66项幸福榆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着力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1.83亿元,建设贫困村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道路桥梁等工程,实施扶贫项目38个,顺利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30个贫困村摘帽、8707人脱贫。环保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开展环保行政执法大检查、大整改活动,出动执法人员3100人次,检查企业256家,责令整改96家,立案查处39家,取缔关闭3家。撤并10吨以下小锅炉19座,安装油

10、烟净化设施58套,淘汰黄标车987台,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8天。全面落实河长制,有序开展清河行动。完成市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工作。就业体系更加健全。实施暖流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等系列活动,开发就业岗位8352个,新增城镇就业72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58人。发放创业贷款2200万元,培训创业人员1560人,城乡成功创业3560人。农村劳务输出2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金9.8亿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医保支付限额由1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大额补充医保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农村低保年补贴标准提

11、高到3524元。为11538名困难残疾人、879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1900万元。建设农村幸福院17个,提升了养老服务能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建校舍5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学校164所。完成二实验小学、三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实验高中等市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补充教师385人。乡镇中心校多媒体教学实现“班班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投资1.67亿元,建成保健院综合楼和市医院妇儿科综合楼。投资710万元,改善18个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完善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提升了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我市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健康促进县评估验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新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个、

12、农村文化广场56个,为80个行政村、18个小区安装健身器材1080件。成立了全民阅读中心,开展“悦动榆树”大型系列文体活动65次。投资4.5亿元的吉视传媒光纤入户工程完成7个乡镇。政府网站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播出质量不断提升。六是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清理行政审批项目492项,推进“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政务服务改革,28个乡(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全部开通,实现群众的事“一窗通办”、企业的事“一网全办”,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活动,解决信访历史积案127件。高效办理市长公开电话,扎实开展市长(局长)接待日和社区工作日活动,面对

13、面倾听群众意见,及时解决群众难题。法律援助全面铺开,受理案件398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320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强化行业监管,全市9756户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明确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整改隐患1083起。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班组1310个,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实施“互联网+公安”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三打一整治”专项行动,17起命案全部告破。全面加强夜巡防控、社区防控、街路防控,提高了见警率和应急处置能力,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办理落实人大建议29件、政协提案43件,密切了同民主党派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

14、营造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审计、物价、档案、机关事务、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克服困难、稳中有进的一年;是各项事业统筹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一年;是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的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榆部队、武警官

15、兵、公安民警和驻榆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榆树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较大,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改善和群众新期待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并尽心竭力加以解决。二、2018年主要工作2018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榆树振兴发展充满机遇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改革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论断,以

16、及国家正在推进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将出台系列利好政策,必将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难得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政策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展现新作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不断激活发展动力,持续壮大经济总量,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任务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75.7亿元,同比增长8%;根据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