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0033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版小学4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 河北版小学4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做小吊车实验名称收与放(推断人与动物的肢体运动原理)实验器材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实验器材每个人的身体。实验过程1.小组分工合作。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实验过程1.弯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3.反复几次体会与小吊车的原理的联系。实验

2、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小吊车能提起或放下钩码。实验结论: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车的吊臂,肌肉就像绳子,手臂运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向内收缩;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实验结论:前臂收缩类似小吊车抬起重物。前臂伸展类似小吊车放下重物。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做沙盘实验名称快与慢实验器材硬纸板、学校平面图、橡皮泥、潮湿的沙土、废旧泡沫、包装纸、小木棍、颜料盒、剪刀。实验器材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

3、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等(学生自带)实验过程1.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3.用橡皮泥、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教师适当指导。)实验过程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3.秒表做好归零;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5.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3次),并

4、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结论: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推和拉实验名称玩小车实验器材每个同学。实验器材秒表(或电子手表),木板,玩具车(学生自带),钩码,毛巾。实验过程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4.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实验过程1做好小组分工:赛车手、计时员、记录

5、员;2先测量空车时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3别的条件不变,向小车上加钩码,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4先测量小车放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5别的条件不变,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测出改变后的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间;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实验结论: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不同。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小车运动的快慢不同实验结论:小车载重物越多

6、运动越慢, 小车运动的路面越不光滑运动越慢。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纸蝙蝠实验名称玩滚轮(分组)实验器材卡纸一张、彩笔、剪刀等。实验器材剪刀、泡沫塑料板、胶、胶水、长30cm的小木棒、小盘、线、重物、线轴。实验过程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2.在有两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3.在头部画出“眼睛”。4.将每一侧的翅膀向下折。5.上下拉动两个翅膀感受力的变化。实验过程1.用泡沫塑料板剪两个圆轮片。2.把线轴用胶水固定在圆轮片中央。3.将一根木轴插入线轴中央,再把一根拴有小盘的丝线,固定在木轴的一端。4.往小盘内放进重物,放开手,滚轮运动起来。实验现象及结

7、论实验现象:推和拉使纸蝙蝠动起来。实验结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滚轮转起来了。实验结论:滚轮受到钩码的重力得牵引才运动起来。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玩滚轮(演示实验)实验名称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实验器材泡沫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实验器材自己的手、桌面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剪下滚轮时边缘要整齐,否则不能滚动。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于圆心处。小盘细线的一端应固定在细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与

8、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使用胶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实验过程1.先让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滚轮转起来了。实验结论:滚轮受到钩码的重力得牵引才运动起来。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手受到桌面一个力。实验结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作地球模型实验名称太阳和影子(

9、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旧报纸、一个旧皮球、颜料和颜料刷、一张世界地图、粘土、胶水。实验器材底座一个(木料或硬纸板)、手电筒一个、粗铁丝一个、尺子一把、铅笔一支。实验过程课本47页1、用报纸制作一个底座。2、将旧报纸撕成条,用胶水贴在皮球上,至少要贴3层。3、用粘土在球上做出高山、平原的形状。4、给自制的地球模型涂上颜色。实验过程1.先在底座中心打一个孔(正好能套进粗铁丝)。2.再将粗铁丝插入底座中心孔,固定粗铁丝。3.用手电代替太阳对准铁丝从东向西转动。4.观察现象并用笔做好标记。5.用尺子测量并填好记录表,分析现象。影子和太阳温度变化现象记录表时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8时10时12时2时4时影子

10、长度温度-2812139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一天中影子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实验结论:一天中早晨影子长,中午影子最短,傍晚影子又长。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测一天中影子方向和温度的变化实验名称影子长短的变化(演示)实验器材螺丝帽、铅笔、白纸、手电筒。实验器材白纸、跳棋子、手电筒。实验过程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2.把铅笔一端插在螺丝帽中,使铅笔能直立在螺丝帽中。3.在桌面铺一张白纸,把插有铅笔的螺丝帽放在纸的中央。4.用手电筒光分别从前、后、左、右方向照射铅笔,观察铅笔在纸上的影子有什么变化。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实验过程1.检查器材:检

11、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2.将白纸铺在桌面上,把跳棋子放在白纸中央。3.用手电筒光在跳棋子下上方照射,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4.将手电筒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5.将手电筒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影子的长短是随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模拟昼夜的形成(演示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或蜡烛、小纸人、遮光窗帘。实验器材实验过程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4.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实验结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实验现象及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